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禅宗生命观研究

论文摘要

禅宗生命观,首先表现于禅宗对生命结构的认知。具体为:立足于整个佛教理论尤其是缘起性空的基础上,认为生命的构成唯心所造。并建构了一庞大的体系来阐释生命的结构层次,设定一个万物所由生的绝对本体“自性”作为生命个体与本体同一存在之终极原点,继而从“五蕴十八界”到“自性”的横向构成,以及“三界六道”与“十法界”的纵向结构两个向度展开。同时,以自性统摄“性”与“相”诸层次。兼以“自性”为视角,探讨了各种生命层次的优越性以及缺陷。但禅宗明显具有异于早期佛教及其他教派的生命观点,突出者应是禅宗强调当下直入的解脱,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因果轮回的存在。关于这点,禅宗认为修持成道不需要千世百劫的积累,当下一念显现,就可顿悟解脱。相应地,禅宗对于生命的复杂构成就不再过多着力描绘了。其次是禅宗的生命解脱观。禅宗的解脱模式可示为:自性——迷失——修行——见性。即预先建立“自性”作为生命本体,阐明生命解脱的可能性。次承认生命现状的迷失,强调解脱与超越的必要性。复造设出一整套修持解脱的方便,提供受众达到见性的“法船”。并以“实证”为据,判定受者终确证自性与否。再次是关于禅宗生命的智慧观。实质上,该智慧观是对自性的确证及运用。这一点,禅宗继承了早期佛教的般若空慧理论,具体细致地分析了二种、三种乃至五种般若的区分及实质。继而揭示了种种智慧之属性,主要集中体现于“无住”、“无念”、“无相”作为自性之“用”上。同时,因禅宗生命智慧的通达运用,禅者形成了生活审美化以及死亡艺术化的鲜明人生态度。另外,正因禅宗生命观有如此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它与现代社会生命建设的关系才得以建立。关于这点,主要着力于禅宗的普遍价值即超越教派性来考虑。据此,现代社会的生命重建、生命优化组合乃至生命安顿问题,即生命回归于“本来面目”的设想就已成为一个现实可行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