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家园”生存理念的建构

论文摘要

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清晰地表明传统工业文明的不可持续性,面对人类的生存困境人们给出了诸多改善环境、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技术性方案,进而朝向生态文明被认为是人类继工业文明之后的更为高级的文明形式。然而,几十年来在“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环境科学及环境保护历程并未能遏制日益深重的生态危机。因此重新审视“生态文明”的哲学意涵,建构一种新的生存理念和文明观,以扭转人的心灵和意识,匡正人的观念和行为,重构人与(自然)世界、人与人(社会)、人与自身(心)间的关系或许是人类走出“危机”前提。本文首先通过分析“生态文明”的理论界说和哲学意涵,在继承其有利成果的同时,指出其局限和不足,包括显著的经济主义倾向、终极关怀意蕴和人文感召力的缺乏、有条件的主客体统一、科学与技术的工具理性以及被忽视的“自我实现”等问题;进而,提出并阐释“家园”生存的基本理念。“家园”的概念是一个软性和硬性相互结合的概念,包涵了生态属性、意识属性、个体属性和社会属性。而“家园”生存理念本身的要义则包括了三个层次,分别是:人类在“家园”之中存在、人类对“家园”的责任意识与行动、人类将“家园”意识自觉内化。再就“家园”生存理念的哲学意蕴来说,包括主体与客体的有机统一、科学与人文的互补统一、超验主义的自然观、有序流动的时间观、凸显创造的人性观、“诗意地栖居”的生活观等;后,分析和总结“家园”生存理念的实现路径,即超越现代性哲学、吸收中华文明精髓、促进科学的人性化、合理摈弃物质主义、打造“家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