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洋务运动时期的电报技术——国际技术转移视角的研究

论文摘要

洋务运动作为一项政治变革,遭遇了失败的命运。但这一时期某些具体的技术引进却取得了相对的成功。电报技术引进是这一时期技术引进中相对成功的一个案例,然而关于洋务运动时期技术引进的研究却存在技术社会学视角的缺失。本文从技术哲学、技术社会学视角探讨这一时期较为成功的技术引进案例,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所采用的是史论结合的方法,以洋务运动时期电报技术引进的技术社会史考察为基础,概括出了该项技术转移的三大特点:(1)“强权示范”性,(2)“产业技术根植”性,(3)“借壳”的根植模式。进而从技术哲学、技术社会学视角对具体引进情况给予分析,探讨该项技术引进对现代国际技术转移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启示作用。“强权示范”性和“产业技术根植”性,表明了洋务运动时期电报技术引进的困境,借壳的根植模式则反映了该项技术引进嵌入于晚清社会的具体情形。借壳的根植模式,又具体地表现为技术主体社会角色的借壳、技术组织与制度的借壳、以及技术目的借壳,正是通过这些不同模式的借壳,洋务电报技术得以根植于晚清社会,取得了相对的成功,这对中国现代电信产业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启示性意义。各种不同类型的借壳的顺利实施,须以本土知识的充分获得与合理整合为前提,因而,它同样是洋务运动时期电报技术引进得以成功的原因之一。本土知识的获得与整合,对克服国际技术转移中偏差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洋务运动时期电报技术引进的产业技术建构性特征出发,在产业技术独特性与多样性的基础上,对“国际技术转移的产业技术建构性原理”进行了论证。认为在国际技术转移中,并不能对于技术输出方的产业技术进行完全照搬,任何技术转移的实现都是一种对产业技术的重新建构,即将所转移的不同形态的各种技术与本土已有技术结合,通过技术形态的转化成为同一的产业技术系统。 论文的创新性结论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1)从产业技术论的视角对洋务运动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