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明代科技发展滞缓的制度分析及其启示

论文摘要

从中国的历史来看,明代科技仍属于旧体系,从时间上来看,明代科技又处在世界科技史由古代向近代的转变阶段。明初,中国对外科技贸易尚处于顺差,依然有所发展,然而随着西方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的深入和广泛传播,西方科技以明显的优势压倒了中国,中国科技的发展出现了蹒跚滞缓的状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有的学者认为是满清的专制统治所致,这实在是一种误解。就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而言,满清只是对封建社会结构的继承和对明代专制制度的加强而已,各种因素所致的后果在清代得到了集中的显露,中西科技之间差距的拉大只是这种后果之一。落后的征象在明代就已露端倪。也有的学者从文化模式和地理环境来找中西科技差距拉大的原因。地理环境只是一种劳动资料,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中,劳动者才是活跃具有革命性的要素,对生产力的发展速度以及发展规模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周易》里“道上器下”的认知模式只是一种文化样式,之所以会对社会造成广泛影响,是因为人事选择了它,并通过政治强制推行所致。也就是说,中西科技出现反差,要从劳动者这一主体因素去找根本原因。劳动者创造力的强弱在于劳动者思维认识态势和所具有的知识结构,而个人的思维认识和知识结构又很受社会环境尤其是政治的影响。明代为了有效控制民众思想,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文教等社会制度来巩固皇权,并利用一些非理性、非常规的手段促使各项社会制度相互配合,围绕皇权作协同运动。政治压迫着经济,淡化了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政治凌驾于社会,扼杀了社会鲜活的思想,严重束缚了民众的思想自由;应试教育造成劳动者单一的知识结构,八股取士吸引了优秀分子跻身于政治,而不是从事科学研究。这些都是人事服从和服务于单一的政治目标所致。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劳动者既没有从事科研的要求,也没有创新科技的能力。本文以明代社会制度为抓手,利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束缚创新主体思想和扼杀资本主义萌芽的各种可能因素作出了分析,以期找出中国近代科技落伍的真实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