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创学视野下的创造过程哲学

论文摘要

随着创造价值的确立,创造,也因此成为中国现代传统,成为各领域关注的热门话题。纵观国内外创造学理论研究成果,对于创造的研究虽有着诸多不同的视角,但仍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一、研究领域大多以心理学和工程学为基础,同时受社会上急功近利思潮的影响与渗透,创造学大多停留在“形而下”的实用层面,注重于创造工程学和创造技法的研究和应用方面,而未能产生深层的“形而上”的变革,导致人们只关注发明而不谈创造,多功利主义,而少文化精神,创造过程呈现出科技与人文割裂的状态;二、创造学理论研究拘泥于东西方各自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模式,表现出东西方创造观的分离。三、研究内容上相对忽视了哲学视角的创造过程的研究,缺少对创造过程系统的必要的哲学反思和认识论追问,创造过程研究趋于表象化;四、研究模式呈现出碎片化、静态化,缺乏对创造过程的整体的、动态的哲学研究。由于创造过程本身的复杂性,把创造过程作为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的历史还相当短,所以至今创造过程理论仍然是一个很不成熟、处于不断发展中的领域。“创学”是基于张岱年“综合创新”观而形成的一个广义的、开放性的创造理论。论文以“创造技法”为切入点,以“创造过程”为主线,以传统和现代贯通、中西方创造观融合、科技与人文会通的“创学”思想为引领,综合分析国内外创造理论研究成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采用比较与融合的途径,从创学视角分析和定位创造过程。研究过程中尝试克服传统的从创造主体、创造思维过程和创造成果等视角对创造过程进行割离式的微观或中观的定义范式,从主客体关系的统一性出发,提出集创造技法、创造认识与规律、创造价值取向与境界追求于一体的整体的、系统的创造过程理论。第一、从方法论角度,阐述了创造方法从前技法时代(没有方法的时代)—技法时代(创造技法的诞生与广泛传播)—后技法时代(TRIZ创造方法理论的盛行)——无法而法(创造技法的超越)的否定之否定的嬗变过程。论文在中西文化背景下,以TRIZ创造方法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无法而法的对比为切入点,提出了以“创造之道”为核心,实现创造方法由科学逻辑方法向无法而法的超越。第二、从认识论角度,揭示了创造过程中的第一性与第二性问题。“以我观之”,分析了创造过程中的主体思维和认识;“以物观之”,揭示了创造过程中的客体进化规律和知识;融合“以我观之”、“以物观之”,上升到“以道观之”,对创造过程进行了认识论追问。从“物我合一”的角度,提出基于知识、面向人的创造过程理论与实践方法;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视角对TRIZ创造过程理论进行了解析,揭示了一种辩证式的创造观,促进了创造实践与哲学认识的统一。第三,从价值论和境界观方面,反思并比较中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创造价值取向和创造境界观的异同,提出“道”与“IFR”融合的动的天人合一观;并且从学理与实践两种层面探讨了创新过程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三者的互动关系,使创造方法论、价值论、认识论由“碎片化”状态,走向系统与融合,以实现三者之间有效互动。第四,从实践哲学的视角论述了创学理论的实践方法与建设目标,探讨了以“知本达至”为宗旨,知行合一、思行合一、述作合一的创学实践方法;并以“创学”为指导,展开了对TRIZ理论的本土化过程探索;提出了未来创学研究发展方向。创造过程系统哲学不仅是创造方法论,在认识论、价值论方面也有着丰富的内容。因此,创造过程的系统化,应该是一种多维的综合。研究创造过程哲学,不是去论证这个“作为过程的创造”,而是在“创学”思想的引领下去描述这个过程,并且分析、揭示这个过程,既为中西会通的创学理论的建构提供了新的途径,又为中西会通的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