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意会知识及其表达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关于意会认知及其所产生的意会知识的理论研究,传统哲学家关注的焦点更多集中于其本体论方面,例如意会认知及意会知识的特征及其本质与属性,这些理论成果强调个体状态下的意会认知及意会知识的内涵及产生过程,以及意会知识的难言性等等。在现代社会发展语境下,社会需要构建公共层面的理性与交流平台,以便使知识以更为适当的方式进行扩散与传播,促进知识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并提高知识对于推动社会发展的效率与效果。因此,对于社会进步而言,传统哲学试图通过采用“意会”这个单一路径研究意会认知及意会知识显然是不够的。有鉴于此,围绕“意会知识及其表达”这一核心论题,本文主要运用哲学、语义学与理论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及其方法,对意会知识与言传知识的转换关系及其基本路径、社会实践语境下的意会知识如何进行表达,以及意会知识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表达又又分为充分表达与不充分表达)、难以表达或者根本无法表达等问题,从学理与实践两种层面进行了详细论述与分析。与上述研究思路相对应,本文主要创新点包括:第一,以对意会的三种层面进行解释为线索,具体分析意会的本体论(意会是以人的身体为枢纽的两种觉察的思维认知框架)、意会的认识论(意会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认识对象的意义)、意会的方法论(意会通过主体对客体的选择性建构而实现),从而全面分析意会的哲学内涵及其属性,并从语义学角度厘清了“Tacit”一词的译法;以交流过程中的言者、听者、表达效果三种要素为基础,具体分析意会知识表达的内涵与本质,认为意会知识的表达是指个人意会的东西通过适当方式传递给具有大致相同认知能力与基础的听者并为其接受和理解的过程,从而为习得、积累知识、形成相沿成习的知识传统、建立完备知识体系、促进知识创新打下基础。本文认为意会知识的表达主要包括口头言说与文字传递两种交流形式,指出意会知识的表达的重要特征是意会知识的“不可充分表达性”。从语言的角度,这种特征揭示了,归根结底,意会知识的表达是依赖于特定语言规则的“语言游戏”、人对于世界的认识过程是逐渐深化并形成相对稳定的认知模式存在于意识深层,这种模式以潜在方式存在并着重于对表达内容的精髓与内涵的确切认知,是人们对“意会到的东西”的高度确定的、全然的特殊性的反应。具体讨论了意会知识难以表达的原因,即文本意义与言者对文本进行传递之间的涵盖问题、言者的表述使听者理解的问题、言者与听者对表达内容的双向接受问题,据此给出关于意会知识表达的理想模型。针对言可尽意与言不尽意的两种观点,引入语用学与语义学分析理论,从语言的功能角度对意会知识表达问题进行了程度化区分并提出消解上述两种观点争论的一种可能路径,即将其区分为可以完全言说、可以部分言说、难以言说以及不可言说,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言意之辩的理论症结。为更好地说明这种程度化区分,本文从科学、技术、日常生活以及文学等四种语境入手,深入探索意会知识的表达在具体语境中的生成与转化,并指出不同语境会使表达方式随之发生重要变化。第二,分析意会知识表达过程中体现的不同文化观念。西方学者与中国学者对于意会哲学本质的认识既有相互通约的理解,又包含不同的文化特色。意会知识表达问题的中西方比较研究具有强烈的文化归属性与地域性。以日本知识管理学家野中郁次郎和中国古代学者庄子的意会理论为例的比较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中西文化、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古典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圆融与会通打下基础,并据此提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应取以“创”为核心的“创造”之道,从而在思想层面与实践层面共同促进中国新文化建设。第三,将意会思维、意会认知及意会知识表达与创造性思维相结合,并将意会认知与创造性思维及其三种具体方式的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分别指出意会认知与创造性思维及直觉、灵感、顿悟之间的共同联系与存在的差异,以此尝试厘清理论界它们之间在关系方面的一些不同理论观点,并指出意会知识表达的主要目的在于实践中的创造。本论文认为,关于意会知识表达问题的研究既要以以往理论为先导,同时,面向社会发展与知识创新语境,还需要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等学科领域解读与认识意会知识表达问题,为未来构建社会各层面对话共同体的理性交流平台做出理论铺垫,从而有利于意会知识的表达问题的研究朝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深入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