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中国粮食价格波动研究(1985-2010)

论文摘要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维持生存的必需品。粮食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历来被各国所重视。1978年,中国开始实施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业制度改革,并逐渐摆脱了粮食长期短缺的局面,实现了粮食供求的基本平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1985年,中国取消了对粮食的统购统销政策,政府粮食收购实施合同收购,合同收购之外的粮食允许自由交易,自此拉开了粮食价格市场化改革的序幕。理论上,粮食供求状况的变化是影响粮食市场价格波动的基本面。短期内粮食需求由于受人口数量、文化、消费偏好的制约变化不大,因而粮食市场价格的变化主要受粮食供给变化的影响。某一个时期粮食供给源于本期的粮食产量、上期的粮食储备和粮食的净进口。自然灾害、国家相关的农业政策等通过影响粮食产量从而影响粮食的市场价格;粮食进出口则通过影响粮食市场供求量从而影响粮食市场价格。相关数据分析表明,中国的粮食自给率非常高,且国家对粮食出口有较严格的限制,因而粮食的进出口对粮食市场价格的影响不明显。从供求关系来讲,国内粮食产量的变化成为影响粮食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然而,我国粮食市场化程度不高,粮食价格受政府政策的影响依然较大。粮食市场价格在受供给变化影响的同时依然明显受国家政策的影响,随国家相关政策的变化而上下波动。粮价为万价之基,粮食价格过度波动将对中国粮食生产、农民收入、城镇居民尤其是城镇低收入家庭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不利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我国应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完善粮食市场价格形成的新机制,并通过各种宏观调控手段防止粮食价格的过度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