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全要素生产率与内蒙古地区增长差异:1987-2007

论文摘要

内蒙古连续八年经济高速增长,但与此同时,内蒙古区域间经济增长差距持续扩大。本文试图利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分解方法来解释内蒙古经济高速增长的源泉和地区差距成因,以其发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政策建议。本文包括三个主要部分:(1)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及GIS软件对内蒙古经济增长的非均衡性进行综合评价。(2)利用索洛增长核算公式对1987-2007年内蒙古经济增长源泉进行分解。(3)根据超越对数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进行分解,将TFP增长率分解为生产效率变化率和技术进步率、规模效率变化率三部分,通过生产效率方程探讨地区间生产效率差异产生的原因。非均衡分析表明:(1)内蒙古自治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偏低,县域竞争力不强,县域经济差异显著。(2)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特点,把内蒙古12盟市化分为三部分。经济发展水平呈现由“金三角”地区向两翼、东四盟依次递减的地区分异规律。经济增长源泉分析表明:内蒙古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劳动投入较低,但TFP增长明显,对经济的平均贡献率在29%-38%之间。2000年以来,TFP对经济的贡献率有所下降。TFP增长分解结果表明:(1)“金三角”地区的生产效率最高,两翼地区最低。2000年以来各地区生产效率出现了不同程度下降,对生产效率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2)城市化率、各地区第二产业比重、各地人力资源水平、初始物质资本存量提高都会提高地区生产效率。国有工业产值比重、少数民族人口比重、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和地区生产效率呈负相关关系。(3)“金三角”和两翼地区的TFP增长率高于东四盟地区,TFP的增长主要来自技术进步率,其次是生产效率变化率。(4)2000-2007年,内蒙古经济表现为高经济增长、高TFP增长和低生产效率增长。根据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需要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和落后地区扶持力度,增强其造血功能;第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内蒙古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资本的增长上转变到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主要依靠技术效率提高上来;第三,加大对科研、科技开发和教育的投入,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第四,政府应适当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各地区应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城市化发展、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以促进地区生产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