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分析

论文摘要

利率市场化是金融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战"以来,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大都经历了一个从利率管制到市场化的体制变迁过程。我国经过二十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已初步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系,但金融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利率仍处于国家严格管制之下。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滞后,已影响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并且随着国际经贸一体化和金融市场国际化的发展,我国政府一方面面临经济金融全球化要求市场自由交易的压力,另一方面利率管制的弊端在积累之中暴露得日益充分。我国现行的利率体系走向市场化已是势所必然。然而,利率市场化是一把双刃剑。综观世界上一些国家实施利率市场化的后果,许多国家确实达到了改善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但是也有部分国家不仅没有促进经济增长,反而引发了金融危机。为什么同样正确的方向却出现大相径庭的结果?是利率市场化理论本身有问题还是改革的具体操作出现了失误?成功推进利率市场化究竟需要什么条件?更进一步,我国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如何降低风险,需要创造哪些条件?对此加以分析,无疑对于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为研究和解决上述课题,本文首先对利率市场化的理论背景进行了考察,认为利率市场化能促进经济稳定高效增长,但传统的金融深化理论由于其完全信息、完全竞争的假设前提过于严格,在指导发展中国家的利率市场化时尚需进一步拓展。发展中国家的实践应以利率市场化为方向,在操作上吸收其反论中的合理成分,弄清利率市场化发挥作用的环境与机制,进行相关制度配套安排,才能降低风险,实现金融深化。在此判断基础上,文章从两个层面考察了各国利率市场化的实践,其一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反映的是不同类型的经济体之间的差异;其二是发展中国家间的差异,反映发展中国家在不同的初始条件下实施利率市场化的差异。认为实施利率市场化应该具备必要的条件,缺乏系列相关条件的创设,则此改革可能遭遇困难或弱化效能,并在改革方式、顺序选择等已达成的共识之外,提出了笔者认为与制度因素联系更紧密的一些宏微观条件。利率管制曾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一项合理而必要的制度安排,随着经济市场化改革取向的发展,利率市场化已势在必行,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降低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风险。文章接着主要用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现状和进程,笔者认为我国利率管理体制不合理,利率生成机制僵硬,货币市场还难以形成基准利率;利率运行主体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他们对利率变动的反应无弹性,造成利率的传导机制受阻;从制度上看,利率运行主体不规范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产权不明晰与垄断这两个体制性障碍。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就是消除这些不规范与约束的过程,也即创造利率市场化条件的过程。基于以上分析,并借鉴国际经验,文章最后逆向概括出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并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进一步培育金融市场、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加强中央银行宏观监管、完善利率市场化的法律框架、全面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