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政府转移支付的目标选择

论文摘要

政府转移支付的目标,流行的观点是,解决财政的横向不公平。按照这一理论,任何时期,财政资金都将主要流向落后地区。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在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指导下,凭借政府转移支付,首先开发东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说明不同时期、不同宏观经济条件下,财政拨款的流向,应有所不同。鲜活的事实,引起了作者对政府转移支付目标的重新思考。作者首先对传统的“均等化”目标进行考察,批判了横向不公平必然造成人民福利和资源配置效率损失的观点,认为一味地追求“均等”,会导致总产出损失,经济增长缓慢,人们福利的实际增长低于潜在增长,并从理论上予以了证明。接着,作者提出“效率”目标的概念,认为政府转移支付,是通过最有效地使用财政资金,达到社会稳定、人民经济福利改善的目的。而政府之所以将政府转移支付目标定位在“效率”上,原因在于政府也是“经济人”,也有“自身”利益,并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这种“自身”利益,就是“政权巩固”。而政权巩固,一是要求社会稳定。社会动乱,政权更迭,谈不上政权巩固。二是改善人民经济福利。人民得到实惠,才会真心拥护现任政府。因此,政府必定利用政府转移支付这一手段,以实现稳定和增长。在理论证明的基础上,作者选取人均GDP、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为稳定因素,各地对中央财政的贡献、地区发展等级为发展因素,给出了“效率”目标下的财政拨款模型。最后,作者利用这一模型,对我国现行的财政拨款制度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流行的“均等化”目标相比,“效率”目标的特点是:财政资金有时会侧重发达地区,有时会侧重贫穷地区,具体流向,要由当时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决定。同时,“均等化”目标只讨论如何切蛋糕,而“效率”目标强调的是如何做大蛋糕,在做大蛋糕的基础上再去切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