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经济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及其结构化研究

论文摘要

主流经济学理论一直遵循着马歇尔、瓦尔拉斯等人的均衡思想,无论是静态分析,还是动态分析。而马歇尔、瓦尔拉斯等人均衡分析理论实际上就是一种确定性理论在经济学分析方法中的具体应用。然而,现实的经济事实却是充满不确定性的,整个经济系统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相互交织、相互依存的一个系统。实现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之间的循环是经济事实的本质所在。演化经济学对主流经济学的均衡思想欲以突破,但至今为止,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难以构建出内在逻辑一致的独立思想和论证方法。大多数的成果只是零星的思想灵感,并没有比较统一的规范分析。本文就是针对主流经济学的理论缺陷和演化经济学对主流经济学修正的局限性而进行布局和论证的,试图构建出一个更符合经济现实的独立的新经济学分析范式。经济系统既不是完全确定性的,也不是完全不确定性的,因此,经济学所研究的对象不能只是确定性的,也不能只是不确定性的,而是要研究两者以及两者之间转化关系才为全面。本论文是从对经济事实的基本属性这一角度展开分析。首先对确定性进行系统的原理性分析,阐述确定性条件下的经济运行规律,在此基础上给出确定性的基本定理,以及不确定性的原理性分析。以奈特、凯恩斯的不确定性基本定义为基础,以经济时间的同质性与异质性为分析思路,提出行动概率的基本原则,对不确定性的规律和属性进行分析和证明,进而得出不确定性的基本定理。在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原理分析之后,展开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关系研究,通过一种结构化的方式,实现不确定性向确定性转化的经济系统均衡。这种结构化过程是经济系统中本质的属性,也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不确定性的结构化过程包含着经济增长、产业升级等诸多因素,更包含着经济的创新与复制。实现这一结构化过程最为关键的因素是人的无知属性。无知属性是指人的探究未知领域、寻求新鲜事物的持久心理动机,是整个结构化的心理动能。人的无知属性推动着确定性不断产生“行为剩余”,行为剩余产生的一瞬间便是不确定性的结构化,也就是新的利润得以生成。结构化的具体表现便是由企业家、分工、组织与货币等组成的经济运行系统。在理论框架构建与分析结束之后,本文将该分析范式运用于现实经济事件的分析与认识当中。注意力重点放在如何实现宏观经济平稳增长的问题上了。通过对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苏联“休克疗法”、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长期经济停滞以及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分析论证,得出实现宏观经济平衡增长的政策原则。那就是保证政府与市场的双轨制模式,走第三条道路。政府不断根据经济运行的趋势要求适时调整政策标准,并且保证政策标准的连续性与稳定性,避免激变所带来的结构化效率损失,进而损害整体经济的增长能力。市场在具体领域发挥充分的相互协调作用,克服政策标准化所带来的配置效率缺失,进而保证经济运行中的配置效率。在配置效率和结构化效率的相互支持下,实现宏观经济的平稳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