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金融市场动态开放中的利率—汇率联动——以中国为例的研究

论文摘要

目前,中国虽然已经实现资本账户的部分开放,但资本流入(出)仍受限制;汇率制度表现为单一钉住美元制,利率仍受管制。因此,利率与汇率之间的互动性不强。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加入WTO,中国最终将开放金融市场,实现汇率自由浮动和利率市场化。一方面,这意味着利率与汇率之间的互动关系将在目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另一方面,也表明外部的风险冲击将不可避免地会袭击我国。因此,我们必须未雨绸缪,稳步推进开放进程,改革和开放金融市场来以其深度和广度吸收冲击,设置防范冲击的“利率—汇率”防波堤机制等,来抑制金融危机的发生。 本文运用现代经济分析工具,结合中国实际,从探讨利率—汇率联动机理入手,建立金融市场动态开放中的利率—汇率联动分析框架,进一步研究适合于中国的金融市场开放模式、利率市场化模式和汇率改革模式,从而以新的视角对中国加入WTO后金融市场开放中出现的新问题——风险冲击,提出一个系统的防范、预警和调节机制,为保持中国金融开放过程中经济发展的内外平衡,提供一个整体性思路。总体而言,作者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努力:(1)从多角度探讨利率—汇率联动机理,构建用于分析中国实际的理论模型;(2)构建适用于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理论假说;(3)探讨与中国金融市场开放模式相一致的利率动态市场化模式;(4)探讨与中国金融市场开放模式相一致的汇率制度优选目标;(5)以上所有分析都归结为一个目的,即通过探讨金融市场开放中的利率—汇率联动,提出开放经济条件下防范和化解风险冲击、保持中国经济内外平衡的风险控制系统。 作者首先对本文研究的现实背景进行了简要分析。在指明金融市场开放实践对系统理论研究迫切需要的同时,作者明确了本文研究力图解决的问题。然后,通过对已有利率—汇率联动理论的系统回顾和国内学者研究现状的粗线条概括,作者认为,已有理论供给不能满足迫切的理论需求。以此为出发点,对本文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明确定位。 目前的理论研究并没有为利率—汇率联动机理勾画一个全方位的轮廓,因此现实中不少对利率—汇率问题的分析总陷入片面的窘境。第一部分(第2章),作者从一般性总览、利率平价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和中央银行政策目标等四个分析角度对利率—汇率联动机理进行了详尽深入的分析,并有代表性地选取了几个国家(地区),对其利率—汇率联动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此,作者建立了利率—汇率联动的总体分析框架,构造了适合于中国的引入制度摩擦系数的利率平价模型,为后面即将展开的分析提供了分析框架和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是建立在第一部分基础上的支线分析,包括3、4、5共三个章节,分别研究了金融市场的开放模式,在此开放模式基础上的利率市场化模式和汇率制度优选模式,以及三者对利率—汇率联动机理的影响。此部分的分析层层递进,金融市场开放模式决定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两者同时又是汇率制度优选的决定条件,三者又同时都对利率—汇率联动机理造成影响。 在对金融市场开放的收益风险权衡和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现实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作者首先提出了中国金融市场“动态开放”的理论假说,并在“动态开放”理论假说的基础上,分析了动态开放的不同阶段(不同的开放度)对利率—汇率联动的影响。然后,在金融市场 第2页共158页 金戳市场动态开放中的利串汇率联动——以中国为例的研究 动态开放假设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现实国情,作者分别对利率市场化改革模式和汇率制度优、选模式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新思路应该是与金融市场动态开放相 一致的动态利率市场化战略,并通过建立模型探讨了利率市场化程度对利率一汇率联动的影 响;金融市场动态开放条件下,我国汇率制度优选应该实施主动型变迁,变迁目标是真实管 理浮动而不是汇率目标区。并分析了不同的汇率制度选择对利率一汇率联动的影响。 第三部分(第6章)是本文所有论证的落脚点,也是本文所有论证的目的所在。作者在 本部分讨论的最主要问题,也是最大的创新,就在于创造性地构建了一个我国金融市场动态 开放中集风险保障机制、风险预警机制和风险调节机制于一体的风险冲击控制系统,并且分 析了如何通过它来最大限度地防范或削弱风险冲击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其中最具独创性 的当属作者以实证方式提出的风险冲击预警先行指标体系,通过这个预警指标体系测度的中 国目前的金融风险状态与作者第2章所构建模型的预测结果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 本文中,作者主要进行了如下理论创新: 创新之一:构造了一个新模型,即引人制度摩擦系数的利率平价模型。 创新之二:提出了一个理论假说,即中国金融市场动态开放的理论假说。 创新之三:创新性地提出中国金融市场动态开放中的风险冲击控制系统(包括三个子系 统人其中最具独创性的是作者以实证方式提出风险冲击预警的先行指标体系,其对中国风险 冲击的测算结果与第2章模型的预测结果呈现出惊人的一致性。 创新之四:提出了一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