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以中国案例为主的分析

论文摘要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正在被积极探讨的重要前沿课题。所谓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简言之,就是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所采取的货币政策影响经济的渠道和机制。在我国本轮货币政策低效的背景下研究这一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货币起源和发展的逻辑分析入手,认为货币产生于分工推动的经济发展的货币职能性需要,货币之所以能够满足经济的需要,在于社会对货币的普遍认同,即货币的信用基础。因此,货币发挥职能的过程又是信用运动过程。货币与信用的统一,就是金融,货币以信用为基础发挥职能的过程就是金融过程,因此,货币过程又是金融过程。所以,货币发展内涵着信用的发展,金融发展是货币发展与信用发展的统一。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范围的扩大,逐步导致信用担保与货币本身的分离,而货币发挥职能对信用担保的内在要求,又要求信用担保与经济发展推动的货币分化同步发展。由此,货币分化形成金融深化的一部分,即本文所谓的潜金融深化,货币分化的状况就成为本文所谓的潜金融;而信用发展成为金融深化的另一部分,即本文所谓的显金融深化,保证不同层次货币发挥职能的相应的信用机制(机构、组织、手段),便形成本文所谓的显金融。为满足经济发展的货币职能性需要而不断发展的金融,便成为显金融与潜金融的矛盾运动。 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导致货币与信用发展的非协调,从而导致显金融与潜金融发展的非协调,进而导致金融与经济发展的非协调,而弥补这种不协调的缺陷,就成为国家金融、货币政策产生与发展的内在逻辑。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过程,就是国家在一定经济阶段的显金融基础上选择工具控制潜金融中的特定货币层次满足经济需要的过程,这就是货币政策的传导。由一定显金融基础上选择的工具和其控制的特定货币层次就构成特定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正是通过对货币、信用、金融、货币政策等的产生、发展和相互之间复杂关系演变的逻辑抽象,本文明确提出如下论点:一定经济发展阶段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取决于特定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而传导机制效能取决于金融深化合理性。因此,在排除不可预期的因素和操作失误影响外,一定经济阶段货币政策的无效或低效,一定是金融深化不合理。因此,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必须与金融深化分析结合起来才能够深入和透彻。在此基础上,提出分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应该遵循的一般原则。 在这种逻辑抽象基础上,本文详细评析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和金融深化理论的成果,指出二者的研究是殊途同归:都是研究如何使经济发展的货币职能性需要更好地得到满足。两者的共同缺陷在于:没有对货币的金融内涵或金融的货币内涵在本质上形成规范的科学认识。这不仅是导致二者研究分离的原因,也是导致二者研究无法顺利深入的根源。由此再次得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必须与金融深化研究相结合的结论。 在上述推论基础上,本文首先以英、美、德、日和加为案例,通过全面分析其经济发展、金融深化和货币政策变化的相互关系,剖析了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演化的内在规律,得出与逻辑推论一致的结论:货币政策有效性取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效率取决于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金融深化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全面分析了中国建国以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金融深化的整体演进状况,并全面深入地分析了中国当前的金融深化状况及其对本轮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中国本轮货币政策弱效的原因在于现阶段中国金融深化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缺陷,从而使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提高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必须大力推进中国的金融深化。中国案例分析,再次证明了本文逻辑抽象结论的合理性,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中国金融合理深化和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逻辑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