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法治基础

论文摘要

论文分六个部分对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及相关问题进行论述。 第一章:产权的界定及国有企业产权改革问题的提出。主要包括产权及其原则的界定与探讨和国有企业产权改革问题的提出两个方面的内容。在这一部分里,论文首先对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产权的概念进行总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对产权的认识和界定。这是论文的创新部分,也是整篇论文的理论基础。本文认为产权是指对财产的归属、使用、运作及其控制的制度安排和机制要求。(1)从内容上讲,它既包括物权即权利人对有体物享有的绝对、排它性占有权利,又包括权利人对无形财产享有的知识产权,还包括特定主体当事人之间享有的债权等。产权包括三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方面:一是产权归属明确,产权主体间的权责利关系清晰。二是产权行使的过程是获得利益的过程。要保证财产的有效运行,获得最大的收益,并有序进行,必须要有一套完备的对其行为进行规范约束制度和程序。三是要做到对财产运作的有效控制,必须加强对财产运作过程的监督,增大财产运行者的责任,建立有效的财产责任保障制度。(2)对产权的价值判断是建立在公平、效率和秩序的基础之上的,这是我们分析和进行产权改革的理论基础。(3)产权效率高低的评价标准有两个:一是看产权运行主体是否按照法律规定和规则要求实施,二是产权的社会功能和社会目的是否有效实现。(4)制约产权及其运行效率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制度及体制安排的合理程度;二是制度的执行与运行者素质的高低;三是产权运行机制能否有效运转。(5)产权关系包括合法的产权关系和事实上的产权关系。作为一种法律关系,产权关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产权关系的产生、变更和终止是依据产权法的规定进行的。二是产权关系是一种权利义务关系,产权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相对应的。三是产权关系是一种意志关系、思想关系。这种意志关系首先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其次,也是当事人双方意志的反映。四是产权关系是通过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6)产权运行要遵守诚实信用原则、效率原则、合法原则和公平原则。(7)要保证产权的有效运行,必须建立一支懂产权经营管理的队伍。 在第一章还对国有企业的亏损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必须进行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从而引出整篇论文对产权改革进行探讨的目的所在。 第二章:着重对国有企业改革进行了历史回顾,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进行检讨,认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虽走过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但仍然未达到预期的目的,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政企不分、政资不分、产权不清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对制度建设的必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产权改革的推进手段及方式带有局限性,主要还是靠“红头文件”;配套法律制度建设没有跟上,法律规定 2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法治基础比较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国有企业产权法律运行机制不畅,执法环境不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主体价值取向的单一利益导向问题,没有解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的思路:以史为鉴,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以法治推进为手段,按照产权清晰,产权结构多元化的原则,实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做到国有企业产权流动规范化、有序化,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形成合理有效的激励和制约机制,进行人事制度改革,为建立企业家市场创造条件。 第三章:是改革思路的延续,实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适应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弊端及改革的争议;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经验及总结;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第四章:国有企业产权配套改革一,即产权结构多元化改革。在这一章里对国有企业产权结构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产权结构多元及调整的途径进行了探讨,认为首先产权主体之间的产权边界要清晰,做到产权关系明晰化;其次要积极吸纳非国有资本,做到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二者相互融合;三是建立资产流动机制,使产权在运动中选择适合自己与之交易的产权主体,以达到产权结构的合理配置;四是加强资产运行的法制建设,为资产有序运行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第五章:国有企业产权配套改革二,建立规范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这一部分主要探讨了三个问题:第一,关于对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解,认为公司治理治理结构包括公司治理制度和公司治理机制两部分。公司治理制度主要是关于投资者与经营者、经营者与管理者之间委托与控制、评价与监督、激励与约束的公司运行制度,主要包括:治理主体;治理的客体;治理的手段。公司治理机制是指在公司治理结构配置完备的基础上,如何进行运作、运行及相互协调的的动态过程。”包括公司治理机制所实现的目标、要求和运行模式。其要求:公开;公平;诚信;合法;有效。第二,对我国公司制改造中公司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