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中国粮食定价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粮食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性,它是维系人类生存的基础,也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粮食问题是当今各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普遍问题,只不过在不同的国家中表现形式不同而已。新中国建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粮食生产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为国民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然而,中国粮食领域中还存在着很多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鉴于中国粮食问题的复杂性,本文选取了粮食价格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着重分析中国粮食价格的决定机制。之所以将研究重点放在中国粮食定价机制上,主要是因为:价格是市场经济的核心,粮食价格的变动直接牵涉到各经济主体的切身利益,影响着国民经济中的诸多变量;粮食定价机制决定了价格变动的特征,并且影响着农户的预期和生产行为,最终影响到整个粮食市场的变化;实践表明,粮食定价机制的不健全是导致中国粮食流通领域中诸多矛盾的重要根源。所以,研究粮食定价机制对于中国粮食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回顾建国之后中国粮食价格体系的演变轨迹,分析了不同定价机制的特点,并探讨了粮食定价机制的演变规律,从而为完善中国的粮食定价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将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中国的粮食定价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全文的主要观点如下:1.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判定一种定价机制是否合理的关键是看它能否实现相应的粮食政策目标。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粮食供给能力等因素的变化,原有的粮食定价机制逐渐不能适应粮食政策目标的要求,最终引起新旧粮食定价机制的更替。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实践表明,从价格双轨制向全面市场化过渡是必然趋势。2.尽管全面市场化是未来的方向,然而单靠现货市场仍然无法解决粮食生产和流通领域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例如,在仅有现货市场时,农户缺乏比较准确的预期,容易导致生产的盲目性,从而加剧粮食市场的不稳定,而粮食现货市场的内在不稳定性正是造成粮食市场化改革屡次受挫的重要原因。为了顺利推进粮食市场化改革,必须引入期货市场来和现货市场相配合。期货市场通过一系列独特的制度安排可以有效弥补现货市场的不足,能够形成远期均衡价格,稳定农户的收益预期和生产行为,规避市场风险,减缓粮食市场的波动。积极发挥期货市场的功能可以为解决粮食流通领域中的难题提供新的视角。对比中美期货市场制度创新的差异性有助于理解中国期货市场陷于困境的深层次原因。积极稳妥的恢复和健全期货市场是粮食市场化发展的必然要求。3.推动粮食市场化并不意味着政府从粮食领域的退出,粮食产业的弱质性和市场失灵的存在决定了政府干预的必要性。但政府要改变长期以来通过扭曲市<WP=7>场机制来实施粮食保护的做法,而应该在维护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前提下,构建与市场化相兼容的公共政策体系,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和粮食产业的弱质性。本文分7章。第1章是导言,说明选题依据、已有成果、主要观点、所作贡献和结构安排。第2章介绍了中国粮食价格体系的构成和建国之后的演变过程,并从“量”上描述了各种粮食价格的波动轨迹,从中总结出粮价变动的周期性规律。第3章分析了粮食政策价格和市场价格的形成机理,探讨了不同定价机制的变迁动力,并指出现有定价机制的缺陷。第4章是关于期货定价机制的理论分析,为下一章的实证分析做理论铺垫。该章从交易费用的角度论证了期货交易对现货交易的补充和提升,分析了期货价格形成机制的特点,并通过完善原有的模型探讨了期货交易的引入对现货市场的稳定作用。第5章从实证角度分析了期货市场对于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作用。该章剖析了中国粮食流通领域中的难点和原因,阐述了期货交易对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并用计量方法考察了中国粮食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最后通过比较中美期货市场产生和发展的差异性,剖析了中国粮食期货市场陷于困境的深层原因,以及发展粮食期货的措施。第6章分析了粮食市场化条件下政府干预粮食市场的必要性和方式。文中着重分析和评价了粮食公共政策当中争议最大的粮食保护问题,提出了政府干预市场必须遵循的原则,最后阐述了未来粮食公共政策体系的构建。第7章,全文的结论及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