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中央银行独立性研究

论文摘要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随着各国政治经济不断发展自然演化而成。从本质上讲,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实现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性的手段或工具,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看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主要是操作手段或方式的独立性,而不是目标的独立性。本论文对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进行了系统地梳理。从主要经济大国的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演进历史、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理论研究、中央银行与财政关系、中央银行具备真正独立性所必备的制度基础及政策协调机制五个方面全面深入地对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进行了研究。并针对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问题作了开创性研究。首次利用Loungani和Sheets中央银行独立性评估模型对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进行全面的评估和阐述,对提高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的二个相关问题:金融安全网的建立和宏观经济协调机制的建立作了深刻地剖析。具体地,在第一章中,本论文探讨了当今世界主要经济大国的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演变和发展历程。20世纪初,世界上仅有18家中央银行,其中16家在欧洲,另外两家分别在日本和印度尼西亚。从十九世纪末到20世纪初,各早期中央银行性质与职能演进开始趋于一定形式,这使得中央银行的理论渐呈明晰与确定,并为一般经济学家和金融理论家所认同。但中央银行的职能随着金融体系的演变也随之发生变化,中央银行的职能也受不同经济理论思潮的影响,同时,各国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的不同,中央银行的职能又有所不同。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各国金融体系趋同化发展,各国中央银行的职能也出现趋同的趋势。全球经济金融的一体化促进了各国中央银行的发展,而且都在向着更强的独立性、更高的透明度方向发展。各国中央银行独立性演变的历史告诉我们,正是由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通过经济和金融危机逐步认识到中央银行独立性是提高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性的基础,在开放条件下,中央银行独立性得不到提高,将可能发生金融危机。三十年代美国大萧条催生了美联储的独立性。日本上世纪长达十年的经济萧条才换来了全社会认识到中央银行独立性的重要。同样,正是亚洲金融危机,韩国政府才深切感受到提高中央银行独立性的重要。在第二章中,本论文对中央银行独立性评估方法进行了理论综述。首先,从动态不一致问题、保守的中央银行家方法和“委托代理”方法,探讨为什么中央银行独立性能带来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其次,研究了对中央银行法定独立性的测度方法主要有四种,分别是Alesina法(Alesina,1989)、GMT法(Grilli,Masciandaro&Tabellini,1991)、CWN法(Cukierman,Webb和Neyapti,1992)和Eijffinger-Schaling法(Eijffinger和Schaling,1993a,1993b)。在此基础上,选择了适合转轨国家的评估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方法——Loungani和Sheets中央银行独立性评估模型,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1995年和2003年),并结合中国人民银行实际操作,对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进行了评估。通过对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本论文独创性地研究了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问题,论证了我国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存在恶化的趋势,而恶化的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不利于维护金融稳定,最终也会加剧目前的通货膨胀预期,这种状况正是源于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欠缺。最后本章探讨了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与通胀率、经济增长率的相关关系。中央银行与财政部存在紧密的联系。在第三章中,对中央银行和财政关系作了全面阐述。由于财政部在经济方面最能代表政府,国家或政府对中央银行的管理和干预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财政部门进行的,所以中央银行与财政部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是影响中央银行独立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中央银行与财政的关系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受经济体制的影响很大。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国力弱,财政收入少,经济发展大多倚仗银行融资,存在弱财政、强金融;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不断发展,中央银行与财政的关系越来越趋于理性;1995年《人民银行法》颁布之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在法律保障下不断加强。总体而言,人民银行与财政部的关系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改革开放之前,人民银行处于从属地位;二是改革开放后至1995年,人民银行与财政部的职能仍有待厘清;三是1995年之后至今,二者的关系进入新阶段。随着我国财政职能逐步转向公共财政,财政实力不断增强,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也在不断增强。本章分析了不同时期中央银行与财政的关系。最后贷款人职能是中央银行最基本的职能之一。中央银行通过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能向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对确保一国金融体系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四章实证研究了中国人民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实践。总体上看,人民银行发放贷款用于清偿破产或被关闭金融机构的债务,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最后贷款人职能范畴,事实上承担了隐性存款保险和财政性救助职能。此外,在我国,由于法制不健全,宪政制度不完善,并且银行业在金融业中占主导地位,中央银行如不参与金融监管,就无法对银行行为施加影响,防范金融风险,宏观经济政策效果也不显著。第五章阐述了货币政策目标、政策有效性与中央银行独立性之间的关系。全面和成功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建立在良好的财政状况、稳定的宏观经济、发达的金融体系、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维持物价稳定的责任、货币政策工具与通货膨胀之间具有明白易懂的传导机制、有可靠的通货膨胀预测方法、建立责任制和信誉所需要的货币政策透明度这些基础之上。尽管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功效逐步减弱,但我国货币政策目标过渡到通货膨胀为目标还需要一段时间,其中,尽快提高中央银行独立性是重要前提。第六章探讨了中央银行独立性与宏观调控协调机制之间的关系,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不是目的,目的是要提高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中央银行独立性与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制度安排之间的平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健全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制度安排是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前提。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主要有:经济增长不均衡;增长方式仍然以粗放型为主,政府主导特征明显: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经济周期波动明显;企业对宏观调控敏感性不足,等等。宏观调控必须对货币、财政两大宏观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予以更多的关注。缺少有效的宏观调控机制,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也无法影响市场预期,达到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目的。第七章对本论文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提高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所必须采取的四项措施,即在法律上、人事上、职能上、资金预算上的独立性来确保中央银行的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