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关于我国通货紧缩问题的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首先界定了通货紧缩的定义和判断标准。本文认为通货紧缩是指物价的普遍、持续的下跌,当通货膨胀率持续低于自然通货膨胀率(natural inflation rate)或者生产资料价格持续指数(PPI)负增长达到一年以上,就可以断定经济中出现了通货紧缩的前兆;当物价指数出现负增长六个月以上,就说明已经发生了通货紧缩。我国在1998年4月出现了通货紧缩,已经持续了五年。与通货膨胀相比,通货紧缩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更大,通货紧缩时微观经济主体的理性选择行为,更加重了通货紧缩,因此,通货紧缩具有内在的螺旋机制,政府应该及早干预经济,打破紧缩螺旋,否则,将会导致经济衰退。本文还研究了经济史的通货紧缩,指出政府在通货膨胀之后具有紧缩货币的倾向,如果,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调整的不及时,就可能造成过度紧缩,引起通货紧缩。我国的通货紧缩的直接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主要是90年代以来我国消费率下降,消费率下降的原因不在于居民收入下降,而在于我国居民贫富差距拉大,财富过于集中,大多数居民购买力很低,集中反映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农民收入低,从而造成了生产与消费矛盾的激化。此外,我国政策调整滞后和东南亚金融危机也是造成我国通货紧缩的重要因素。解决我国的通货紧缩需要长短期政策结合,标本兼治。长期治本,大力推进城市化,将农民变成市民,大力提高居民整体的消费能力。从短期治标,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为经济调整创造宽松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