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人力资本及其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

论文摘要

人力资本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由舒尔茨、明塞尔、贝克尔等美国经济学家提出并建立的。其核心在于阐述人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等能力的提高是促进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此后,较多的国际经验也表明,人力资本在实现经济赶超,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和保持科技竞争优势等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前在知识经济和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发强大,国家之间的竞争已集中体现为对高水平人力资本的争夺。同时,中国在经历了长达30多年由资本高投入、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等因素主导的经济快速增长之后,面对刘易斯拐点、人口红利消失、资源环境约束和创新力不足等一系列增长瓶颈,寻找新的增长点已经成为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首要问题。而人力资本的积累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人力资本积累可以通过提高劳动人口质量,弥补劳动人口减少以及人口老龄化的消极作用;可以通过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使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实现收益递增;可以通过提高创新能力,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加速产业升级,引领中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因此,探讨中国的人力资本积累问题,尤其是明晰我国当前人力资本水平,结构特征和变化趋势,以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利于了解我国人力资本水平及其结构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有利于制定更加有效的政策制度以确保我国人力资本的科学发展。本文在分析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人力资本的理论框架和方法,对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人力资本的形成以及人力资本的测度方法进行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人力资本存量进行估算,同时从多个角度划分了我国人力资本结构,分析其变化趋势,进而测算人力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层次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以期有针对性的提出合理促进我国人力资本积累的政策意见。本文主体由以下部分构成:第一章,人力资本及其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综述。伴随经济学家对增长问题的研究,人力资本思想经过了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本章首先梳理了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的人力资本思想,结合时代背景回顾了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发展和确立。人力资本理论以具有经济价值的人的能力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力资本投资对收入分配、个人及家庭消费、劳动力市场行为和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为研究目的。它打破了经济学研究只重视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传统观点,把劳动力的质量即人力资本看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对认识和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章还挖掘了马克思的经典思想,认为马克思虽然没有提出人力资本,但却从未忽视劳动者素质对生产以及扩大再生产的重要影响,针对理论界存在的混淆人力资本概念和劳动力商品概念的现象,指出人力资本理论只是对经济增长现象的描述和解释,而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理论是其劳动价值论的组成部分,旨在揭示价值创造的源泉,二者的出发点和所要解决的问题都不相同。最后本章以技术进步内生化为线索,考察了人力资本增长模型的演变过程。第二章,人力资本的概念解析及形成途径。学术界对人力资本概念存在不同的理解和界定,这给研究和交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章针对这一问题,首先进行人力资本概念界定。结合国内外现有文献对人力资本概念进行梳理和归类,结合资本概念发展、人力资本概念提出的背景、资本概念和人力资本概念的关系提出本文所依据的人力资本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人力资本的依附性、外部性、收益递增性和能动性特征,并区分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源及知识资本的异同。本章的另一重点是依据人力资本概念对目前学术界公认的人力资本的形成途径进行分析。分别阐述了学校教育、在职培训、卫生健康、迁移流动对人力资本形成的影响机制和影响程度,认为四种途径形成的人力资本都是人力资本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考察人力资本存量不能以偏概全。第三章,我国人力资本存量的测度。本文首先对人力资本存量的各种测度方法进行回顾和梳理;将已有文献对人力资本存量的测度归为三类,并对比了三类人力资本存量测度方法的优缺点。采用基于人力资本内涵的测度方法测算我国1978-2011年我国教育、培训、卫生、科研和迁移五类人力资本投资存量,并对五类人力资本投资存量进行加总获取我国整体人力资本存量。测算过程中,通过参考并对比已有相关文献,重新校准了初始年份的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价格指数和折旧率三个指标。最后对本文测算结果进行全面分析,同时对比其他文献的测算结果,显示本文的测算结果具有一定的可信度且符合我国人力资本发展的基本事实。第四章,我国人力资本结构及地区差异。本文在厘清了人力资本结构的内涵、特性和分类的基础上,首先基于受教育年限测算教育基尼系数研究我国人力资本的分布结构;其次依据研发人员的不同研究方向和技术类型分析我国人力资本的专业结构;再次根据研究与开发机构研发人数在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的分配研究我国人力资本的行业配置结构;然后结合之前测度五类人力资本投资的存量数据分析了我国人力资本层次结构的变化趋势。最后分析我国人力资本结构的地区差异。从人力资本的分布结构考察我国各地区人力资本结构的差异性,测算我国各地区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和人力资本基尼系数。分别对上述测算结果进行分析。第五章,我国人力资本及其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检验。本章首先设定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模型,再对数据来源进行说明,并进行参数估计、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再此基础之上,利用估计获得的各类生产要素的产出弹性以及经济增长率、要素投入增长率,分别测算了物质资本、简单劳动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联系我国实际对测算结果进行分析。此外,在对总产出进行对数形式的线性回归时,依次加入各个层次的人力资本存量代替整体人力资本存量,分析我国人力资本层次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第六章,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本章对前五章内容进行总结,针对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测算结果所反映的有关我国人力资本积累的具体问题,提出关于加强在职培训、提高学校教育效果、促进人力资本合理迁移流动和优化人力资本结构等四个大方面共十四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