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中国农业现代化路径的比较研究——以天津华明镇和承德党坝镇为例

论文摘要

农业现代化是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出发点,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所在,也是实现城镇化建设的先决条件。城镇化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战略措施,主要有异地转移和就地安置两种基本途径。长期以来,我们对于异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注比较多,随着经济转型步伐的加快和城镇化实践的发展,就地安置逐渐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农业现代化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程,它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是实现就地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必经之路。当前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是一项不仅涉及到农业自身的集约化、专业化、市场化,同时也关系到城镇化路径选择的重大系统工程。从目前总体情况来看,我国内陆地区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呈现出显著提高的阶段性特征。但是由于全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各个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地理位置条件以及社会资本环境不同,直接导致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路径也不尽相同。因此,研究中国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是在城镇化的背景下,将农业问题摆在“三农”问题的核心地位,立足于农业现代化的一项比较研究。文章选取两个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地区,个是以政府推动的强制性变革为主的天津华明镇,一个是以市场主导的诱致性变革为主的承德党坝镇,针对各自在不同的发展路径下,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以及农业资本形成四个关键问题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最终提出要形成多元化、差异化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要将政府的强制性与市场的诱致性进行有机结合。特别是在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的条件下,要提高农业现代化的整体水平,就要从各地实情出发,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地区,要率先做出示范,保持发展优势,平衡好工业与农业两部门之间的关系,保持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的地区,要积极寻找自身差距,发展农业特色,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力度,逐渐形成农业产业链条,发挥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