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中国近代税制改革思想研究(1900-1949)

论文摘要

本文试图较系统、完整地研究1900-1949年间的中国近代税制改革思想。近代中国的税制改革思想,是我国财政制度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和发展,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经济上为近代税制改革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与必要性;西方财政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为近代税制改革思想提供了全新的理论依据;历届政府的财政困难或政治体制改革,则往往是促成税制改革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因素。另外,中国近代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也必然会给近代税制改革思想打上深深的烙印。这些因素以不同的形式或程度贯穿近代各时期,决定着近代税制改革思想的进程。本人之所以选择这一研究课题,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本课题研究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下的税收制度正处于改革和完善的进程中,有许多问题有待于人们的探索,而民国时期与之相关的税制改革思想极为丰富。显然,本课题研究对我国当今的税制改革具有重大的启迪和借鉴作用。(二)本课题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中国古代拥有极为丰富的财政思想,但到二十世纪初,由于西方文化的影响,古代传统的财政思想逐渐被遗弃。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一段财政思想史研究上的无所作为,当时人们运用西方财政理论对中国财政问题所作的分析,对当时的财税制度改革所发表的种种见解,非常值得我们去整理、研究。然而,目前学术界在这方面的工作尚很不充分。因此,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为中国财政思想史近代部分的研究拾遗补缺。这里要对本文涉及的几个重要的概念作一界定:(一)税制。即税收制度,是国家征收税款的各种准则和办法的总称。它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对单个税种或某个单项法规的具体规定。第二,税制结构。第三,税收管理体制。(二)税制改革。税收制度的变化,应当区分为税制改良和税制改革。所谓税制改良是指对适应当时社会经济环境的既定税收制度的某些不完善之处进行修补;所谓税制改革是指税收制度的重大变化,它一般不仅是为了实现财政收入的增长,还要实现其他目标,诸如改善公平状况,提高经济效率等。广义的“税制改革”通常包含这两层意思。本文所谓的税制改革属于广义上的,但主要是指狭义上的。本文将尽量遵照上述基本界定,分析的对象涉及税制结构、税收管理体制、税收征管制度及具体税种的制度构成要素等。由于税制改革思想与税制改革实践联系十分密切,而后者系政府的行为,因此本文将近代税制改革思想,按政权的更迭,分为清末、北洋和国民政府三个历史时期,鉴于抗战的全面爆发对税制改革进程具有重大的影响,故以1937年为界,将国民政府时期的税制改革思想复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如此,本文在结构安排上共分为以下四章:第一章,“清末近代税制改革思想的产生”。近代税制改革思想的产生,有其特定的政治、经济、财政、思想背景,特别是在思想上,系以西方财经理论为根据。本时期,人们对二十世纪初以前存在的一些旧税如田赋、盐政、关税、厘金提出了不少整理意见。在对西方近代税制稍有了解的情况下,一些人提出了引进西方税种的主张。在税收管理方面,受清末政治体制改革的推动,知识界对有关国家税与地方税的划分问题作了初步讨论。总的来说,由于西方财经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尚处于起步阶段,故清末近代意义上的税制改革思想仅属初开端倪,既不深入,也缺乏系统性与整体性。有的议论固然完全以西方理论为依据,有的则明显带有中国传统财政思想的痕迹。第二章,“北洋政府时期税制改革思想的发展”。本时期,思想界开始自觉运用西方财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