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近代东北粮食贸易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对近代东北清末至九·一八事变期间,70余年的东北粮食贸易进行研究。重点对东北粮食贸易发展的原因、阶段、东北农产品商品化的形成及特点和粮食贸易的规范化及特点、近代东北粮食贸易的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东北地区独特的地理及自然因素,十分适合农作物的生长。但是在近代以前东北一直作为粮食输入区,粮食贸易也因诸多因素处于几乎停滞的状态,这种状况直至清末才有所改变。清末,营口开埠通商以来,受到国内压力和国际势力的影响,东北地区打破原有的封禁状态逐步得到开发。伴随清政府的移民开垦、豆石开禁和近代交通事业的发展与国际市场对东北粮食作物需求增大等因素的影响,东北粮食贸易进入全面发展阶段。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东北粮食贸易进入进一步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动荡的政局反而使东北农粮食贸易打破了原有的束缚,进入进一步发展阶段。1914年,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各国忙于战争而使东北粮食贸易发展有所减缓。一战结束后,世界各国进入战后的恢复发展时期,这使东北粮食贸易迎来发展高峰,并走向繁荣。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东北粮食贸易被完全控制在伪满政府手中后,粮食贸易在整体上发生改变。在东北粮食贸易不断发展过程中,东北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逐渐加深,由于东北的特殊政治及社会因素,东北农产品商品化呈现出区别于内地的特点。而作为粮食贸易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也使东北粮食贸易呈现出:对外依赖、波动性大;产品结构不合理、贸易品种单一;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但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尽管如此,近代东北粮食贸易的发展依然有着巨大影响。它对东北社会的近代化进程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东北社会经济及全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就近代东北粮食贸易的发展、繁荣,以及在其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影响,进行初步的探讨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