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14-19世纪中期中英雇工工资比较

论文摘要

国民收入主要由国家税收、企业的利润和地主地租,自耕农的自营劳动、雇工的薪资组成。因而薪资的结构,薪资在国民收入的比例,薪资抚养人口比例,较长历史阶段的薪资的年均增长率,薪资、GDP和人口的年均增长率互动关系,雇工工作的天数,各工种薪资的差异,上述各要素的结构以及这种结构差异对劳动力流向的影响,对国家产业结构和国家贸易的影响,就成为我们本篇论文的核心问题。我们尝试解释这些问题,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释,特别是通过中英薪资的比较,以发现雇工薪资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对国家竞争力的影响。本文分三个部分论述;第一部分一方面从中国明清两朝的若干工资数据直观考察工资的工种和地域差别,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明清各行各业普遍出现雇工现象,行业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工资差异较大。即便是同一种工作,长工、月工和日工的工资也呈现较大的差异性。例如,中国东北地区与关内地区日薪差别可达100文以上。第二部分:通过对若干技工、普通工人和农业工人工资数据,考察其变动趋势和工种差别。例如,在研究英国的工资数据时,我们可以发现,技工和普通工人的工资差别有时达到10便士。农业工资方面,夏季和冬季、晒干草和农忙时期的工资出现较大差异。而男工和女工性别差异在若干工种中尤为明显。第三部分:中英工资对比,英国工资数据普遍为日工资数据,中国数据则涉及年工资、月工资和日工资,且双方计资方式和单位皆不相同。这就需要我们进行一定的数据加工,通过数据处理,我们可以发现,英国劳工工资普遍高于中国劳工,即按照实际购买力来考察,英国劳工的薪资应是中国的3倍以上,而且英国劳工的工作天数至少比中国少5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