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绯(?)种群遗传结构及三种(?)属鱼类系统发育关系研究

论文摘要

绯(?)(Callionymusbeniteguri)、短鳍(Callionymuskitaharae)和李氏(Callionymusrichardsoni)同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亚目(Callionymoidei)、科(Callionymidae)、属(Callionymus),均为我国小型底层经济鱼类。本文以绯(?)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传统形态学测定和线粒体DNA分析方法讨论了绯(?)的雌雄异形和不同地理群体的遗传分化程度,并基于线粒体DNA片段序列探讨了3种属鱼类的系统发育关系。目前国内外对于属鱼类的研究较少,本文填补了属鱼类相关研究空白,同时为今后资源的管理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1.运用形态学方法研究绯(?)60个个体的雌雄形态差异。对雌、雄绯(?)的第一背鳍、臀鳍等部位的差异进行描述,并对雌、雄绯(?)传统形态学的9个分节特征和20个量度指标进行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雌、雄绯(?)除了第一背鳍和体色差异外,在可数性状上均无显著差异,但在10个量度特征上的差异显著。分析这可能与雌、雄绯(?)在繁殖过程中扮演的不同角色有关,是性选择和生育力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2.采用传统形态学方法,对采自大连、东营、青岛和日照近海的4个雄性绯(?)群体、120个个体进行了可数性状和可量性状的测量,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单因子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了群体间形态差异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各个群体的分节特征值存在较大程度的交叉,群体间无明显差异,难以作为雄性绯(?)群体划分的依据。对可量性状的分析结果表明,四个群体间的形态特征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但聚类分析的结果并没有表现出渤海群系和黄海群系分化的趋势,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群体间的形态差异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大于受地理距离的影响所致。3.为研究大连、东营、青岛和日照四个绯(?)群体的遗传结构,扩增并分析了4个群体、90个个体的线粒体基因组控制区片段,显示绯(?)在黄、渤海分布范围内单倍型类群分化不明显,系统发育水平上为一个连续的类群。4个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程度较低且不显著,这可能与绯(?)这种小型鱼类较强的扩散能力和研究海域内缺乏影响扩散的障碍有关。而各群体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和较低的核苷酸多样度,以及Fu’sFS检验和Tajima’sD检验结果均表明绯(?)群体在更新世冰期经历过群体扩张事件,推测可能与该时期内剧烈的气候变化有关。4.利用线粒体基因组控制区、COI和Cytb片段对3种属鱼类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3种属鱼类均形成单系类群,三个片段均可作为属鱼类的DNA条形码将这3种属鱼类完全区分。亲缘关系方面,李氏和短鳍的亲缘关系最近,首先聚类,然后再与绯(?)聚类。由Cytb每百万年2%的核苷酸分歧速率,推测3种属鱼类的分化时间为655-1085万年前,成种事件发生于中新世(Mioc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