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论嵇康的生命哲学及其对当代社会个体生命的观照

论文摘要

身处魏晋乱世的嵇康,对生命有着深刻的体悟。作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他的生命哲学代表着竹林时期的思想界的基本路向。论文以哲学问题研究法、范畴论、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为主,通过阐述时代背景和心性思想,来探讨嵇康的生命哲学;兼用探源法和源流分析法,梳理嵇康生命哲学的思想来源。嵇康的生命哲学以心性论为核心,由“心”、“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支撑起他对于生命、人生的基本看法与态度。通过融合儒道两家的思想学说,从总体上看,他视人性为先天的自然无为,视人心为后天的智用情欲以及具有可以实现超越的“神”。“自然之性”、“性之动”、“性动则纠之以和”、“性气自和”共同构成了嵇康的人性观。当然,或许受“得意忘言”思想的影响,嵇康并没有再去进一步深究,这就在客观上造成我们难以更深入地进行分析。不过,嵇康的人性观,特别是“性气自和”思想的提出,为我们了解嵇康的哲学思想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在心性论中,“心”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心”能否克服智用情欲,从而使“神”得以超越,是本性安定、生命无害无累的关键环节。嵇康将人的精神世界分为两大层面:一为“智用”,一为“神”。“智用”是一个过程,它包含着“智”、“欲”、“情”三个概念,“欲”、“情”是“智”的产物。嵇康关于“心欲”的阐释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其消极的层面,所以在用词上,“欲”通常指代的是嗜欲、贪欲等,但“欲”也有积极的层面——“志”,“情”是“欲”的显现,同“欲”紧密相连。对嵇康心性思想的深入以及细致的分析是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以心性论为支点,我们可从才性论、生死观、君子人格、生命境界这四个大方面来作一整体的考察与分析。才性论,重点分析了后天的才能与先天的本性之间的关系,涉及到气、性、心、才等概念。生死观,重点分析了嵇康对生与死的基本态度,涉及养生论、顺从心性的生活态度、立志说、面对死亡的态度等方面。其中养生论体现着嵇康对生命、生活的基本看法,养生论主要分为两种,一为养形说,一为心性互养说,“心”、“性”、“形”、“神”等概念在养生论中处于重要地位。此外,养生还要注意安宅、占卜等外用方法。嵇康主张生活要顺从自己的心性,要树立坚定的志向,面对死亡不要过分惧怕,要神气自若。君子人格,重点分析了嵇康提出的具有道家气质的君子人格,作为君子要具备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是“心”不要纠缠于是非对错,一是行为不要违背大道,嵇康还区分了公、私、是、非这四个概念,指出君子应当处理好公、私、是、非等问题。生命境界,重点分析了嵇康所认为的精神的高境界——“游心”,“游心”就是“游神”;“游心”的另一方面就是“栖心”,或者说,“栖神”。嵇康认为生命的至高境界就是“神”要游到并停留在虚极、逍遥之境,是一种纯粹的精神超越。在研究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了解了他,并在一定程度上进入了他的生命当中。才性论体现了嵇康对“性”与“心”并不相同的看法,这里面渗透着宇宙元气论以及本体论;生死观体现了他对生存、生活、生命的基本诉求,以及面对死亡时的心态和精神的超越;君子人格体现了做人的基本态度,特别是作为知识分子,应该如何认识公、私、是、非,应该如何行事;生命境界体现着他的精神以及生命的至高点,是生命之自由,是生命之美,是生命哲学之升华。嵇康对生命的本质有着深刻的理解。从我们对其生命哲学的研究来看,他对本心、本性的认识,对生存、生活、死亡的认识,对为人处世、生命境界的认识,都共同指向了一个终点——人要活得自由,也就是说生命的本质是自由。生命本身就是自由,这是一切生命的本质,或者说,生命本该如此。正是有着这样的对生命本质的理解,嵇康才会“越名教而任自然”,才会放浪形骸远离名利、是非,才会直言不讳“非汤武而薄周孔”,才会安闲养生、怡情自乐,才会要求自我要进入“神”的层面。可以说,嵇康是中国古代较早的也是为数不多的对“自由之生命”有着深刻理解与追求的知识分子。他的生命哲学真实地扎根于个体生命,他是一个觉醒者。这种“自由之生命”观,发端于先秦之庄子,到了魏晋时期,真正地融入到嵇康、阮籍这样的知识分子的生命与灵魂深处。透过这四个方面,我们能够梳理、呈现出其生命哲学的概貌,走进并理解嵇康的精神世界,真正的与他一同感悟生命,从中获得关于生命、人生的一些启迪,运用其哲学思想来观照当代社会的个体生命所面临的一些诸如心性失调、形神相离、生命的种种悲哀等具体的困境,以实际的例子来进行说明,并指导其走出困境,从而实现人生的幸福安宁,实现生命的广大和谐。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认同、服从同一种生命观。如果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而又不互相伤害,这就是生命的极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