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论《太上感应篇》“善”之意蕴

论文摘要

关于“善”的问题,自古至今,一直为人类所追问。儒家多把“善”与天道规律的洞察紧密联系在一起,认为“善”来自于天道。这种理论的设定在宋代理学家那里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他们把“善”上升为“天理”,一切伦理道德都是“天理”。成文于宋时的《太上感应篇》原本乃道教书,教人修道成仙。而或正是受当时儒学的影响,其作者借鉴模仿理学家之“天理”思路,把“善”上升为道教教义高地位。《感应篇》全文旨在言“善”,教人修善成仙,始终不见服符受篆、吞丹食药、道场斋醮等内容。后为世人称为中国第一部较为完整的劝善书。“善”在《太上感应篇》中具有多重的意蕴:首先,“太上”关联“善”,在某种意义上为“善”的形上基础。“太上”是“道”之本体存在的一种特殊存在状态,在道教中表现为高无上之人格神——“太上老君”,也就是神秘化了的老子。《感应篇》认为其所提倡的“善”的内容,均来自于“太上”,质言之,“太上”规定“善”,乃“善”的存在依据。而人的行为又可以在“太上”那里得到回应,这即有了一种形上的意义。其次,“善”在世俗的道德生活中化为一种道德原则,要求人们按照“是道则进,非道则退”的总原则行事,而这种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又具有独特的道教特征。再次,《感应篇》谈“善”,又特别阐发了心的重要性,认为“心起于善”。“善”在“一念”之处,便开始了,所以“善念”,的形成非常重要。既形成坚定的“善念”,就要勉励而行善,于是篇末言:“胡不勉而行之”。后,个体在修善过程中,通过“一日三善”并持之以恒,逐渐把“善”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品格。随着道德品格的不断积累,个体也会相应的成为“吉人”→“地仙”→“天仙”,从而进入逐渐递进的道德境界,终到达道教意义上的仙境。总之,《感应篇》中“善”的意蕴与天道观、知行观、理想境界等相贯穿,体现出当时道教教义方面的改革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