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老子政治思想研究

论文摘要

春秋战国,是一个变革为激烈的时代,是一个颠覆以往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的无道的时代,原有的价值体系此时已失去作用。面对社会的残酷,以儒、道、墨为代表的诸子百家,都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以求解决现实的矛盾,从而得到解脱,但无论是统治阶级还是百姓,都没有从中得到摆脱,社会仍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老子看到了这些,他怀着对现世与百姓的强烈的忧患意识,提出了以“道”为基础的思想体系的构建,提出“道法自然”,将人类与社会从原有的思想中解脱出来,恢复到人的本原状态,从而使人们从中得到思想层次的解脱。据孙以楷先生《道家与中国哲学·先秦卷》中记载:老子是宋国相人(或楚相县人),生于公元前571年,姓老名聃,小名李耳(小虎儿)。据高亨考证,他在周王朝任守藏史时,称老阳子。公元前516年,王子朝在周王朝内部争夺王位的斗争中失败,他与失势的贵族携带大批周朝典籍奔楚。老聃因失职而丢官,回到故乡相邑隐居。期间孔子来访,既问道又争辩。相的位置处吴头楚尾,是吴楚争战多的地方。这迫使老子离开故里西出关入秦,隐居于扶风,死葬于槐里。这就是老子的一生。颠沛流离的一生,为老子的思想埋下了伏笔。他体恤人民,希望百姓可以得到解脱,统治者可以顺应民意。他崇尚自然,创立了一个本真、本源的道。从而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社会。他强调道的基本范畴是无与有的统一,道的本性是法自然、无为。他反对人们的有为,主张无为而治,使人性返回到道的本真状态,返璞归真,自然无为,从而实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老子的哲学,谦下居后,致虚守静,这绝不是对社会的逃避,而是顺民意,顺自然的表现。本文以“无为而治”的治国之道为切入点,以君、民关系为主线,提出了老子“绝圣弃智”、圣人之治、“小国寡民”以及国际关系等一系列政治思想主张,深入的了解老子的道在政治思想中的深度与广度,在今天看来,仍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