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周易折中》易学思想评析

论文摘要

清代的易学是在清初经学的时代背景下孕育而成的,必然受学术主流基调和气氛的影响。清廷入主中原后就确立了重视儒家思想的格调。针对明亡的教训,清政府确立了学术要经世致用的原则,倡导经道合一的理念。所谓经就是儒家的经典,道就是经在政治文化生活的应用,是管理国家和社会的谋略。应从经典中引申出大道,阐释出经文中的微言大义,用来开国承家、弘济天下,达到内圣外王的目的。这种文化氛围和学术基调影响了清代易学。表现在易学上就是特别注重对周易经传中义理的精妙阐发。今我们选《周易折中》作为研究对象,对当时的清廷易学做一个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以求得对那个时期的易学特色和易学思想有总体和系统的把握。 目前对《周易折中》的研究较少。较早的研究文献资料当是刘大钧先生于发表的《读<周易折中>》一文。本人试沿着刘大钧先生的足印,对《周易折中》一书的易学思想进行系统的深入挖掘。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其易学思想。 一、《周易折中》的象数观。 (一)《周易折中》的“爻象”说。首先,《周易折中》的“两体”说实际上就是爻象“应比”说。在各爻位的“比”、“应”里,其特别强调四、五爻位之比和二、五爻位之应。其次,《周易折中》根据其“爻象”说提出了自己的“卦主”说,并以此来否定“卦变”说。后,《周易折中》还对爻位取象的相对性进行了分析。 (二)《周易折中》的“卦象”说。首先,《周易折中》对八卦卦德与象的关系的探讨,认为卦德源于卦之阴阳爻画。其次,《周易折中》从卦与卦之间的反对、错综关系探讨八卦类象与卦画的关系。后《周易折中》对先、后天八卦的方位之象也做出了有意义的探讨。 (三)《周易折中》的易数观。首先,《周易折中》对大衍之数,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是说各以三、四、五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之和,正好为大衍之数五十。五十虚一不用为四十九。其次,对如何以筮数决定卦爻之阴阳、如何具体解卦提出自己的看法。后其对《左传》、《国语》筮例“之八”,《周易折中》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二.《周易折中》的义理观。 (一)《周易折中》在解释经传的过程中阐发了对易与自然的关系和易的性质、作用的认识。首先,《折中》对于易与自然的关系认为易来源于自然。其次,对于易的性质,《折中》认为《易》的性质具有两重性。易一方面可以用来卜筮,占卜吉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