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庄子》内篇之“情”

论文摘要

在可谓汗牛充栋的《庄子》研究中,极少见对其中“情”的关注。后学对《庄子》“情”的研究不仅零星散见,且其观点纷然杂陈、莫衷一是。本文联系庄子的时代背景,追随庄子的哲思理路,以内篇为考察对象,力图澄清种种对庄子之“情”理解的偏见,对庄子之“情”试图作出全面而合理的阐释。 哲学概念的理解当以字义的考察为前提。理解《庄子》之“情”不得不追索“情”的字义和思想发展。通过训诂及对先秦重要典籍的考察,“情”的字义可概括为四项:一、情感;二、情实;三、通“诚”;四、同“性”。《庄子》内篇秉承了这些含义和用法,其中“情实”涉及事物的真实存在或本真显现、事情的真实情况或真实内容、事物的规律或社会的道理、事情的履行或解决等多个层面。“情感”有对世人皆有的情感的总括,也有性情、情欲的具体指称。性情同时指涉“本性”,沟通着本性与情感,体现两者之间的本质关联。作程度副词的“确实”或“非常”,通“诚”,反映“情实”、“情感”、“本性”共同的真的价值要求。 文本的阐释与哲人的运思特色、表述风格密不可分。庄子看似无情的背后,蕴涵着丰富、深刻的“情”:固守不违、自然流动的“天情”;看透道德本质、超越贪生惧死的“理情”;与世界整体为一而获得精神愉悦的“至情”。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对时代问题的回应,只有结合历史背景分析才有可能切中先哲的思想实质。身处乱世的庄子,有感于生活的苦难和生命的沉沦,努力思考生命在乱世中的安顿,积极探寻个体存在状态的自由与真实,热切地构建着生命存在的意义。“情”在庄子那里,总是与本真存在相联系,表现出哲学的本体特质。从“情实”到“情感”,揭示了从物到人的真实展开过程,终在自由的审美之境中达到了完美统一,这个统一也即是物与我、天性与德性、自然与当然达到的完美统一,它标志着人达到的理想的存在境界。 哲学的诠释离不开诠释者的时代背景。现代技术理性的高度发展,导致天与人、群与己、理性与感性、存在与本质等之间的紧张和分离,《庄子》内篇“情”的哲学虽然存在着某些缺陷和局限,但庄子对生命自身的关注,对人类的关怀,展示了人类精神现象中的具有危机性质的一面。他反对把人的生命当作满足自身欲求的工具或手段,表现出超越有限以及分化的世界图景,回归统一性的世界的终极关切。这对于我们在现代化的背景下避免天与人、群与己、理性与感性、存在与本质等之间的紧张和分离,特别是因技术理性片面发展带来的情感的孤寂空无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