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十七世纪中国民族精神的价值取向——以顾、黄、王为线索

论文摘要

本文拟从顾炎武,黄宗羲和王夫之三人的生平及学术特点切入分析十七世纪明清易帜下不同的个体生命的价值选择问题。文章建构的第一个前提原则是个体生命自由的原则,这一点在第四章民族价值取向的内在分析及扩展思考有详细的分析。基于这个原则,我用顾、黄、王三人的不同的生命案例进行分析叙述,归纳总结那个时代不同的个体在同一个民族精神的时代大背景下进行自我价值选择的过程。这过程首先必然是以个体生命自由选择为前提的,但个体生命在选择的过程中往往不能独立的进行思考,传统的价值观念以及同时代伟大人物的价值选择都会深刻影响到普通个体生命的价值选择。因此,对个体生命的价值选择进行分析必然需要从此时代的伟大人物的生命入手,才具有典型性。这也是本文之所以选用顾、黄、王进行分析的原因。三人被后世学者定义为晚明三大儒,足以见证三人对十七世纪的学术思想以及精神价值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本文末章简单引述分析了刘宗周及钱谦益二人的生命历程,因为此二人的个案亦非常有代表性。我将明清变迁的过程亦看做是传统与新价值的更替过程。刘,钱二人作为旧价值的儒家人物代表,在面对国亡这一大事件时做出了死与生的不同选择。兹引二人之资料于末章用作旁证。顾、黄、王三人在民族精神的价值取向上分别选择三条不同的路。顾炎武选择知识作为传统价值的新取向,但客观的讲,他的选择是一种被动的选择,并没有主观上认可;相应的,王夫之坚守民族本位的立场,而黄宗羲则从深刻的历史角度出发,通过反省,奉历史的话语权为自己的新圭臬。通过对三人价值取向的脉络梳理,文章以为,过于宏大的历史分析不足以清晰地规划出那个时代的价值取向,必须通过对每个人物的个体生命的分析才能得出较为真实的结论。假若套论民族主义的大话头对个体生命进行分析,那么这三者的生命特质就完全湮灭某种教条式的肯认中了。对个体生命的尊重,正是本文的出发点与后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