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孟子心性论探析

论文摘要

心性问题一直是古今中外思想家所极为重视、着力研究的问题,也是历代哲学家激烈论争、众说纷纭的问题,因此,心性问题既是一个源远流长、绵延不断的古老问题,又是一个丰富多彩、常讲常新的问题。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与天道”、及《中庸》“天命之谓性”,提出了自己的一整套心性理论,第一个系统地论述了人的本性,明确提出了“性善”论的观点,使人生价值能当下在各人生命之内生根,由此而人格尊严、人类互信互助,都有了不可动摇的基础。第一次提出“良知”、“良能”、“良心”、“浩然之气”等一系列心性论的哲学范畴,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孟子的“心性”说在战国时期成为较有影响、较为活跃的一个派别,其后经过汉、唐、宋、明历代诸儒的大力阐扬,对中国传统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中华民族的性格塑造和道德情操的培养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在继续影响着人们,历代诸儒在对“心性”问题的探究,也使中国哲学在内省的深入和思辨的精微程度方面,不断向前推进,所以研究孟子心性论也就显得极为必要。孟子在其天道观、性善论、伦理道德思想、教育思想等方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目前学术界关于孟子主要有两方面的研究:一是关于对人们当下心理情景的影响的研究,二是对中国哲学中关于心性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孟子以人与禽兽之别,同类意识为理论依据,阐发了性善论,同时,也强调了加强后天道德修养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还有教育上的思想对今人的启迪等各个方面的见解,他的性善说成为中国传统人性论的主流;他的建立在性善论基础上的王道、仁政学说,历代王朝奉为施政准则,虽有暴君污吏不敢倡言霸道虐政;他的良知说,启发了宋明理学的革新派;他的养气说,为后来心性论提供了可贵的思想资料;他的仁者无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思想,为后世外交军事的高指导原则;他关心农业生产,使人民不饥不寒,几千年来为政者奉为圭皋等等。本文着力在前人对孟子心性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和总结,概括出前人研究的程度如何,并给予系统化的整理阐述,力求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实现创新性,另外在现代人们进行物质建设的同时,也越来越强调人文关怀,强调与心态的协调发展。所以,文章在作过程中,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对孟子心性论与当下人们心理情境以及其他一些学派心性思想的关系进行研究,并且结合现代先进的科学思想作一初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