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两宋之际道学思想研究——以杨龟山为中心

论文摘要

本文对两宋之际著名的道学思想家杨龟山的哲学思想进行考察,共由五章组成。第一章将对杨龟山的生平进行考察,其他四章分别就道学中的天道思想、心性思想、仁学思想以及静的思想予以讨论。第一章将对杨龟山的生平学旅及其思想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本文将杨龟山的生平发展分为4个阶段,依次为29岁之前的早年求学,29岁至47岁之间问道于二程,48岁至71岁之间倡道东南,后直至83岁的晚年卫道。本文认为,杨龟山早年学无所宗,泛滥诸家。29岁师事明道,思想为之一转。明道去世之后,继师伊川,其思想逐渐成熟。本文提出龟山48岁于家乡含云寺中讲学,乃倡道东南之始,此后门人渐广。靖康前夜,72岁被召入朝。杨龟山的晚年卫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在大学中罢王安石配享的努力,其二则是晚年居乡,在文本上收集、整理二程语录,传承师说,在思想上著述《三经义辨》、《神宗日录辨》以及《字说辨》,以展开对王安石新学的批判。第二章将围绕道学的天道思想展开论述。通过分别对二程与杨龟山的天道思想进行考察,本文试图揭示杨龟山思想中的工夫实践特色。在对天道概念的理解方面,龟山的思想不外于师说。但是,龟山为重视的是学者如何行道,龟山强调《中庸》所说的“道不可离,可离非道”,学者之行道不离人伦日用。行道的前提离不开学者求道以知道的工夫,对于求道工夫的详细论述,乃是龟山道学思想的重点所在。同时,围绕道学思想中非常重要的“诚者合内外之道”的命题,本文亦将针对龟山观点以进行论述。第三章将围绕道学的心性思想展开论述。针对杨雄的修性以及佛家的无心思想,龟山明确提出“心不可无,性不假修”。同样地,通过分别对二程与龟山的心性思想进行考察,可以看出以上命题的提出,正是建立在龟山对二程心性思想把握的基础上。人的本然之性天然具足,本不假修。对于学者来说,关键的是如何率性而为。而在此过程中,正体现了心的用。除了龟山对于“正心”的论述之外,龟山还提出了“直心”的思想。《易传》中,直即训为正,所以说直心的思想与正心大体上是相同的。在此基础上,龟山又特别强调“直”的概念,这一点还未在其他的道学思想家中见到。第四章对于仁学思想的考察,有感于陈来教授所提出的仁学是早期道学的主题,提供了道学从北宋后期到南宋前期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龟山仁学思想的考察,确实发现龟山思想的发展,与其对仁学问题的思考是密不可分的。龟山提出君子之学求仁而已,求仁的目的在体得仁之体,但是求仁的方法则必须通过论语中所载的求仁之方,切己躬行。有关道学史上为著名的伊川与龟山论《西铭》而提出“理一分殊”,本文认为龟山之所以产生对《西铭》的疑惑,就来源于其对仁学问题的思考。本章的第二节中,即针对理一分殊概念在两宋之际的发展,具体展开论述。第五章将围绕道学中静的思想展开论述。所谓的道南一脉,大的特点即有关静中体验工夫的道南指诀。通过分别对道学前期周濂溪、张横渠以及二程的思想进行考察,本文认为北宋四子均强调静中体认的工夫是不可或缺的。本文赞同日本九州大学楠本正继先生所提出,道南一脉的思想特色在于道的思想的深化。本文通过对杨龟山、罗豫章以及李延平三人静的思想进行讨论,从而试图指出杨龟山和罗豫章均认为外在的为学与内在的静中体验,两者是相辅相承的。只有经过李延平的进一步发展,静中体验的工夫才被强调到前所未有高度。在后结语中,本文认为可以从一体异名、称物平施以及体验未发三个方面把握龟山的思想特质,并从三个方面分别予以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