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孔子成德思想研究

论文摘要

孔子为学教人并不以具体知识和技能的追求为归旨,而以成德、成圣为目标,成德思想构成了其学说的主体和核心,孔子之学可称之为“教化的哲学”或“成德的哲学”。孔子学说具有“集大成”的性质。而所谓“集大成”,其要义在于“集先圣之大道,以成己之圣德”。首先,从文化渊源上来看,周人的道德观念、传统的宗法文明、鲁国的礼乐文化氛围是孔子成德思想形成的源头,而“集先圣之大道”即在此意义上而言之;第二点,也是主要的一点在于“成己之圣德”,这是孔学的基本精神之所在。孔子所言“吾道一以贯之”,就是说其思想学说是用“成德”这一理念贯通起来的。而其成德思想的立足点在于性与天道的自觉:天道具有至善性,其下贯而为人性。而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其先天的道德本性:“仁德”。所谓“成德”就在于成就理想人格,成就人所本具有的道德本性。故孔子倡“下学而上达”,通过“践仁以知天”而达道、成德。孔子的成德思想极为重视“行”,具有“实践理性”的特色。首先,其成德思想具有理性精神;其次,这种理性精神极为重视现实实践。孔子思想以“内圣外王”为全部内容,而“内圣”的成就是以躬行践履为基础;而“外王”所体现的则是其道德践履的入世精神。孔子成德思想的内容可以其所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而概括之,它以“道”、“德”、“仁”、“艺”为总纲,各含有丰富的条目,对其逻辑进路,朱子解释为“志道”→“据德”→“依仁”→“游艺”。但孔子“下学而上达”之为学宗旨却决定了在孔子成德思想体系之中,“志道”居于高层次,“据德”是“志道”的基础和根据,“依仁”则是“据德”的主要途径,“游艺”则是居于底层,是实现前三者的入手处。同时,在孔子的思想之中四者只有层次上高低之别,绝无轻重之分。孔子成德进路是以“游于艺”为成德的逻辑起点,以“依于仁”、“据于德”为主体架构,以“志于道”为终极追求,其逻辑进路是由“艺”而“仁”而“德”而“道”。各纲目之间彼此互相依赖,对立统一,从而构成了一个内涵丰富、逻辑理路清晰的成德思想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