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日本近代儒学思想研究(1868-1945)

论文摘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具体历史人物的个案研究,以揭示日本近代儒学即明治以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段时期日本儒学的存在样态、思想特征及其与同时代思想史关系的某些侧面,日本近代儒学是日本儒学史上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发展阶段和形态,是在新的历史时代对传统儒学的继承和发展。特别是其参照西方思想对传统儒学进行再解释所作的种种努力,不仅丰富了这一时代思想史和儒学史的内容,而且不管是从静态的观点将它视为思想史的前提性和基础性存在,还是从动态的观点视之为涌动在各种思潮深处的潜流,都是思想史研究中不可忽视的、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本文除序论之外,共分五章。第一至三章主要从儒学与思想史的关系立论,第四、五两章则着眼于儒学本身的样态与特征。 第一章以中江兆民为例,论述东洋式的自由主义与儒学的关系,中江兆民是日本近代思想史上自由民权运动的理论指导者之一,有所谓“东洋的卢梭”之称,本文认为中江兆民的思想原点及其东洋性格应该到“土佐南学”中去寻找。通过对兆民自由主义思想形成的汉学(儒学)基础及其思想中儒学与自由民权的相互关系的分析,认为如同他的“心之自由”或“道德之自由”等概念所示,儒学与自由主义在兆民的思想中如两镜相映难分彼此,指出探讨东洋式的自由主义的得失成败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第二章以高田真治为例,论述日本近代军国主义与儒学的历史与理论联系。军国主义者或误用传统儒学思想资源,或捡拾传统儒学的思想糟粕。总之,儒学在军国主义者那里纯粹成为一种宣扬侵略、鼓吹霸道,美化军国主义的工具。王道与霸道的是非黑白在这里完全被颠倒。 第三章以小岛佑马为例,分析其思想中儒学素养与包括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在内的西方各种社会思潮之间的交锋而终归宗于儒学的发展过程,揭示儒学中某些思想因素与西方相应的思想因素相互冲突与融和的现实可能性。如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他认为只要将其社会基础从“利益社会”转换为“共同社会”,在形式上即与儒家的大同理想具有可融通之处。 第四、五两章的论主服部宇之吉和狩野直喜分别是日本近代儒学史上东(东京)西(京都)两大学院学派(此外还有许多民间儒学派别,此文从略)的开创者,通过对此二人思想的分析,基本上可以把握近代日本儒学思想在学院中的存在形态和基本特征。他们有许多共同的经历,但学风迥异。服部出身于哲学科,是从西洋哲学的进路而成为“孔子之徒”的,他对儒学教义的体悟大多是从实践中得来。他以融贯东西的广博学识来阐释自己对“孔子教”的坚定信念和儒家伦理的现代意义,并自觉地将自己的学识信念与当时社会实践的需要及时代潮流紧密结合起来,在思想界、教育界甚至政界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同时,时代的烙印在他的思想中也表现得十分显著。狩野直喜出身于汉学科,其思想多集中于汉学(儒学)内部,其融会贯通也是着力于对传统儒学中各学派之间的融会贯通,是对儒学古典解释学的继承和发展。其思想的归趣是要回到孔孟思想的原点。他强调以“第三者的立场”来研究和解释中国古典。这种“第三者的立场”与清朝考据学在理论和方法上都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