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扬雄《法言》思想研究

论文摘要

西汉可以说是大一统之后第一个稳固的封建制朝代。鉴于秦法家统治思想的得失,汉代就不得不重新思考并选择更合适的统治思想。西汉的统治思想,经过了汉初的黄老之学,发展为武帝以后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道之争横贯了西汉历史发展的几乎整个过程。此过程也同时促进了儒道两家思想的融合。西汉很多思想家的思想都表现了对两家的折中和融会,《法言》的思想亦不例外。扬雄早年从学于蜀人严君平,受道家思想影响很深,但从其思想的主体来看则是儒家的。他自觉的承续了先圣孔子与孟子思想的基本精神,创造性的贯彻、拓展了荀子“天人之分”的思想。对于因经学衰微而重新活跃起来的道家、神仙家、法家及其他诸子的思想,用一种理性的视角给了相对公允的剖析和评价。并在此过程中否定了谶纬经学和神学迷信的虚妄。总而言之,《法言》一书的创作可以看做是其对于整个西汉学术思想的一种自觉的反思和总结。本文主要用三个部分来体现和说明《法言》思想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第一章,广评诸子,归宗儒家。对于诸子的品评是从两个立场入手的。一种是学术性的,即“小诸子”而崇经尊儒的思想。批判名辨家,认为辩者自辩而已,辩己志以成己性并自别于诸子。另外一种是政治性的,即用“仲尼之道”治国,“正而不它”。对于法家与道家的品评则是以政治性的立场为主的。继承汉初的“礼法之争”,批判法家思想。特别是申韩之术,认为其是不仁之至。主张以礼治为根本,但不否定法治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这是对先秦孔孟思想的修正。对于道家则是有所取而有所不取。取于其道德观念,反对其绝灭礼学的思想。虽然品评诸子之时涉及道家思想,其实他认为道家是在诸子之上的。“援道入儒”反映了道家对于其思想的深刻影响,亦是其对于新的统治思想的积极探索。他崇经尊儒,赋予“儒”以新的内涵。并在这个基础上重新厘定了儒家经典的范围,凸显了孔孟之道。进而确立了儒家的传世之统。同时对儒家的基本思想给予了概括性的论阐。第二章,论述天人性命与内圣外王之学。他从道家的自然之天的意义和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的思想中得到启发。把“天”还原成自然的天,“人”则从天和神的威权中解放了出来。其将“人为”提升到几乎与“天”平列的地位,重视“人为”的作用,进而否定宿命论的天命观。既然“天”已是自然的,那么生死也就是自然之道了。否定和批判了谶纬迷信及神仙方术的虚妄。化“神”为心,还原心的认识能力。在继承周人世硕的基础上,折中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提出了“善恶混”的人性新论。本文亦论述了“气”在人性论中的意义。这种动态的人性论,提高了“师道教化”在成善去恶过程中的作用。也进而推导出儒家内圣外王的“一贯”之道。内圣成德则“孔颜之乐”在其中,发而为“为政治国之道”则能成就“中和”的和谐社会理想。第三章,由《法言》引起的关于扬雄人格品质的辩论及其流传与影响。以王莽篡汉为界,窜汉以前则以规箴为主,篡汉以后迫于压力则以讽劝为主。《法言》对东汉思想的影响很大,到了唐朝人们即以与孟子相提并论,宋代对其研习更加广泛,并由此引发了对于扬雄人格品质的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