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儒家敬畏意识的萌生与形成

论文摘要

关于敬畏意识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儒家的重点,特别是在信仰逐渐缺失的现代,已经越来越受到学者和普通人的重视。但是,学界对于敬畏意识的萌生与形成却始终没有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关于敬畏意识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某一人或者某一著作,抑或是作为一个整体概念与西方的敬畏意识或宗教意识进行比较。本文试图对原始社会至春秋末年以来的儒家敬畏意识思想进行系统的梳理,以儒家经典为线索,以期对敬畏意识的萌生与形成作一个合理的解释,并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以期对敬畏意识涵义有更深层次的挖掘。敬畏意识的形成显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的发生或许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原始社会的人们对于自然物和自然力缺乏基本认知,极易形成恐惧感和无力感,由此产生了自然神崇拜、动物崇拜以及图腾崇拜等原始崇拜。敬畏意识由原始社会的原始崇拜为资源,通过殷商时期对“帝”的崇拜开始萌发。殷商时期的“帝”已经不同于原始崇拜的对象,殷人的“帝”已经跨越自然与人事两个领域,成为全能神。但是,此时的帝还没有上升为至上神,帝与祖先神中的大神、地祗能力相当,它们之间没有明确的上下统属关系。西周时期,人们开始崇拜“天”,以“天”逐渐取代殷人的“帝”,并且使天或帝成为至上神,与祖先神和其他天神有了明确的统属关系。“天”的生殖色彩和人格神色彩,更因为“德”的发现被进一步淡化。敬畏意识在西周初年表现为强烈的忧患意识,此时的敬畏意识已经基本形成了,成为了真正哲学意义上的概念。其中,代表事件就是周公“制礼作乐”,体现了周初人文精神的跃动。但是,到了西周末年,天命神学因为种种原因发生了动摇,“天”、“德”等观念也遭到怀疑。春秋末年,孔子以恢复周礼为使命,重建敬畏意识传统,敬畏意识因儒家学说的创立得到了重建与完善。敬畏意识对后世儒家的道德修养论有很大的影响,催生了“慎独”之学、“诚敬”功夫等。此外,研究敬畏意识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保护生态环境、个人修养以及国民道德教育等多方面具有借鉴意义。敬畏意识,从一方面说具有宗教意义。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处于一种信仰缺失的状态,似乎无所畏惧。如果确立一种合理的敬畏观,就有利于人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从另一方面说,敬畏意识本身也是一种道德修养功夫。敬畏意识的神学部分或许应当被抽离,但是它作为一种德性修养的态度,却具有永恒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