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三教会通视域下的李翱心性论

论文摘要

在隋唐时期儒、释、道三教并存的思想格局中,儒学因缺乏心性本体论体系而不敌佛、道二教。面对中唐以后社会的全面危机及三教会通思想趋势下佛、道二教的严峻挑战,李翱一改汉唐经学重礼教、重章句注疏之学风,接过先秦儒学的心性论思想资源,吸收佛、道二教的长处重构儒学,初步建构起本体化的儒学心性论体系,促成了儒学的深刻转型。本文的主旨在于深入探讨李翱心性论对于性情问题的深刻创见,揭示李翱心性论对儒学实现的重大转向,凸显李翱心性论在儒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论文共分七个部分。本文的引言部分首先总结李翱思想的研究现状,点明本文的主旨。其次是揭示中唐时代儒学复兴运动的总体局限性,通过对比指出李翱心性论的基本理路。本文的第一部分是李翱心性论形成的背景,重在揭示李翱所处的学术及社会背景。社会背景简述李翱所处中唐时代的社会动乱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全面危机,特别是儒学信仰的危机。其次是分析李翱时代的学术背景,指出三教会通趋势下佛、道二教的兴盛及其理论优势。本文的第二部分探讨李翱的性本体论。首先,李翱承接先秦儒学的心性论思想资源,以天道性命相贯通、心与性相统一的传统思想作为其性本体论的理论根基。其次,李翱借鉴佛教本体论的思维模式和道教的道性论内容改造儒学人性论,初步把传统儒学的心性问题提升到本体的层面。本文的第三部分探析李翱的“情邪”论思想。李翱受佛、道二教情恶论的影响,把凡人之情的性质确定为妄、邪,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去情复性的主张。李翱的观点彻底改变了传统儒学关于情的理论路向。本文的第四部分是阐述李翱的复性功夫。李翱首先继承了先秦儒学的诚明之尽性思想作为其理论基础。其次是李翱借鉴佛教“止观”和“无念”的修养方法,又借鉴道教的主静、修心论,终形成了“心寂不动”的复性途径。李翱的复性之方深具佛、道二教修养论的特点,但李翱秉持儒学传统,以儒家内圣外王的理想追求作为其复性论的终极价值期许,此一价值取向明显区别于以寻求个人解脱为终极目标的佛、道二教。本文的第五部分发掘李翱心性论对儒学实现的重大理论转向。其主要内容是:儒学由尊《五经》向重《易传》和《四书》经典的转向;儒学由重礼教向重心性的重大转向;儒学由正视情向抑情论的重大转向。本文的结语部分简要概括李翱心性论之后的儒学走向以及探讨李翱心性论的现代价值意义。李翱心性论体系的建构对后世儒学的衍变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其一,以复兴儒学为目的的儒家学者不再拘泥于章句注疏之学风,转而开始注重经学义理的探讨与发掘。其二,性情问题成为重要的课题,儒学由礼教之学向心性之学转变。其三,儒家学者开始以儒学为本,积极地借鉴佛、道二教的长处重构儒学理论系统。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李翱心性论促成了儒学深刻转型的结论。此外,李翱心性论极其重视人之内在德性的自觉,以至高的内圣外王理想作为人生的终极价值追求,其深切的价值理性意识在当今社会仍值得人们崇敬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