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我国工程师伦理理论与实践初探

论文摘要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量新兴科学成果正在迅速转化为技术产业和工程实践,一大批工程新领域,如:生物工程、基因工程、信息工程、网络工程等正在向人们展开着多姿多彩的技术蓝图。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和状态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然而,科学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也同时成为一把“双刃剑”,即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会对自然和人类产生灾难性的影响。随着大型工程项目的不断实施,工程技术的社会负面效应也越来越突出和严重。科学技术力量的强大和高速度发展以及后果的不确定性,使我们置身于巨大的风险之中,这也是我们迫切需要工程伦理的根本原因。为了克服科学技术在工程活动中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工程师在工程活动中的作用。通过有关工程师伦理知识的普及、教育、应用,从而不断深化工程伦理在工程活动中的影响,规范工程师的工程行为,使他们的工程活动产生善的结果。工程师伦理是工程伦理研究的主要内容。一般而言,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对工程伦理进行分析和研究。其中,微观层面的工程伦理主要是对工程师伦理责任的研究,以伦理学为视角或从一定伦理观点出发,研究工程技术人员(主要指工程师)在其工程活动中,包括工程的设计、施工与项目管理中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与应承担的道德责任。它的基本目标是促使工程技术人员遵循其职业道德规范,树立明确的责任意识和专业精神。宏观的工程伦理则是将工程活动置于广泛的社会背景中,考察其与人、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价值关联。本论文主要从工程伦理的微观层面出发,分析和探讨工程师的伦理理论以及实践困境。工程活动需要有伦理的支持,同样工程师也需要有伦理的道德观和思维。工程伦理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对工程师的道德行为,对工程建设是起着引导、规范、开拓等重要作用的。工程师伦理中的工程师主要是指拥有科学知识和技术应用技巧,在人类改造物质自然界,建造人工自然的全部实践活动和过程中从事研发、设计与生产施工活动的主体。多门学科知识的交叉应用,不同技术的结合,各种社会群体的参与以及利益、成本和风险的分配使得工程活动无处不渗透着人类价值。工程师如果仅仅掌握专业知识,而缺乏相关专业活动的伦理准则和道德判断就不能准确地看待自己的职业责任,不能更好的理解不同服务对象的利益,从而导致不能恰当的处理各种利益、责任之间的冲突。文章认为应积极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工程师伦理理论体系,加强工程师的职业操守、道德伦理教育,用伦理道德去约束现代工程师的行为,使现代工程师在未来的活动中具有社会责任感、正确的价值观、利益观和强烈的伦理道德意识,能够自觉担负起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道德使命。同时,也要加强工程师的工程伦理评价,在技术伦理责任方面尽可能达成共识,客观公正地评价工程师的伦理责任,唤起工程师的责任意识,健全工程法制管理和工程师伦理监督机制,以教育为先导,增强全社会的工程伦理意识和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