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工立国”之争的现代意义的探讨

论文摘要

我国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产生了一次围绕“以农立国”还是“以工立国”的旷日持久的争论,然可惜的是它并没有在现今的社会史、工业史、科学史研究中赢得学者们的青睐。此次争论是西方文化、及近代科学技术大规模传入中国后,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造成冲击下的产物,其主要分为三派,即以农立国、以工立国、和农工并重派,当中富含极具现代价值的理论。主张以农立国或以工立国的学者或对现代化认识不足,或认识不到农业的重要性,不过也有些学者主张农工并重,认为农业和工业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此外,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和漆琪生的农村经济结构改革理论,这些都对当前因工业化占主导地位,导致贫富差距扩大、城乡发展失衡的中国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本文意在通过清晰的认识到,工业主导情况下的农业和工业的紧密关系、新农村建设要求下的土地制度改革的紧迫性、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情形下的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农村经济增长缓慢情况下的管理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