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生态哲学视阈下的五台山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研究

论文摘要

文化景观代表的是《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下称《公约》)第一款中的“人与自然共同的作品”,阐明了其以地域为基础实施遗产生态保护的本质特征。中国的文化景观保持了一种与西方将文化与自然视为对立观点的截然不同的人文姿态,是一种反映中国“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哲学观念的文化景观。五台山的世界遗产文化景观是中国朴素的“天人合一”生态自然哲学思想中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集中体现。自然因素为五台山文化景观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各种条件,物质因素和包括传统自然哲学观、宗教生态观、生态审美观等非物质因素的生态人文因素是其生态文化景观形成的内在机制。五台山不仅是客观存在的文化产物,也是一种反映生态文化动态过程的栩栩如生的生态文化景观,更是自然地貌与佛教文化完美结合的范例。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当今社会,五台山文化景观所体现出的和谐共生理念,作为一种理想的生态伦理智慧,有着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在五台山文化景观的形成过程中,“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哲学观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五台山文化景观中的文殊文化完美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二者的完美结合奠定了五台山文化景观的生态底蕴;而印度佛教东传后的本土化也深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五台山文化景观中体现出的生态伦理观和生态自然观,深深的影响着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及其生态环保实践,反过来这样的生态环保实践又进一步成为实现五台山文化景观遗产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我国各地文化景观遗产保护面临着来自保护理念方面的差距、行政管理方面的交叉重叠、开发建设方面的破坏、社会变迁方面的挑战、生存环境方面的威胁等诸多问题。在举国上下致力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和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的当下,从生态哲学的新视角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结合我国独特的传统文化背景进行创造性实践,走出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新路,是十分必要的。在本文的作过程中,笔者运用系统的研究方法,首先按照生态哲学的相关理论分别从本体论、价值观和实践观等3个层面对五台山文化景观所体现出的生态自然观、生态伦理观和生态环保实践等定性地进行了理论探讨,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构建了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基本模型,应用量化方法科学的对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测评,后针对测评结果反映的问题,提出具体的优化策略。基于上述思路,本论文将具体分4部分展开:论文第一部分(即导言),主要对五台山文化景观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学术史的回顾,厘清文中涉及的主要概念,阐明研究对象的性质、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提出合理的研究方法,为研究的深入开展奠定理论基础。论文第二部分,包括第1、2、3章,按照生态哲学的相关理论分别从本体论、价值观和实践观等3个层面对五台山文化景观所体现出的生态自然观、生态伦理观和生态环保实践等定性地进行了理论探讨。第1章“五台山文化景观与佛教生态自然观”,详细探讨佛教生态自然观从“依正不二”到“天人合一”的演变,阐释五台山文殊文化中所体现出的“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哲学思想,并通过五台山文化景观的历史演进对其所蕴含的生态自然观进行历史的呈现。佛教依正不二的思想对于人类与环境的认识极为深刻,是佛教生态自然观的主体,对于当前的环境保护实践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佛教依正不二论与道家、儒家等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天人合一”,有着某种共通点,都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在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的本土化过程中,以“依正不二”为主体的佛教生态自然观与中国古代传统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思想结合了起来,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生态自然思想,并对中国古代文化景观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的形成过程中,这种生态自然哲学观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中的文殊文化完美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二者的完美结合奠定了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的底蕴。第2章“五台山文化景观与佛教生态伦理观”,进一步系统的阐述五台山佛教生态伦理中的缘起论、尊重生命的慈悲观、和谐共生观等思想是“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观的形成基础。自东晋以来,五台山地区的佛事日盛,频频出现高僧大德弘法利生,历代帝皇多来此崇佛建寺,不仅使五台山成为众多佛教徒向往的地方,也使其成为一处独具特色的生态文化景观。俗语有云,“自古名山僧占多”,五台山地区因佛教而扬名天下,佛教也因五台山而得到发展。五台山清净的自然环境,为佛教徒的修行提供了适宜的场所;多处奇异的自然景观,契合了佛教教义中的种种神化传说。不仅如此,在五台山佛教生态伦理思想的指导下,五台山的僧众和信众均十分重视生态自然环境的保护,充分体现出佛教生态文化对五台山生态自然环境的重要影响。第3章“五台山文化景观与佛教生态环保实践”,从五台山佛教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文化教育功能等3方面具体论述五台山文化景观与佛教生态环保实践之间的互动。生态环保实践主要包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态环保意识的宣传教育等3方面的内容。五台山佛教生态文化通过前两章论述的生态自然观和生态伦理观对五台山地区的自然环境间接地产生了影响,其主要体现形式即五台山佛教众僧和信众的生态环保实践。论文的第三部分(即第4、5章)在第二部分的定性分析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构建了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基本模型,应用量化方法科学的对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测评。第4章“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根据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的特性及各影响因素间的关系,结合五台山佛教生态哲学观的相关要求,本章提出了以生态驱动发展因素和生态持续发展因素2大类型为基础,以生态资源、科技支撑设施、生态景观管理、生态环境、生态社会和生态文化为6大评价目标,共包含目标层、类型层、指标层以及因子层41项评价因子构成的指标体系的基本理论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和德尔菲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与定性评价指标,确定了文化景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方法及分级标准,从而为综合评价五台山文化景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5章“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估”应用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对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五台山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估。在梳理清楚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的现实状况后,我们应用第4章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把脉问诊,按照之前提出的综合评价步骤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评估,得出了终的定量性评价结论。量化评估结果表明,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的生态资源和生态文化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生态科技支撑和生态环境处于基本可持续发展状态,而生态景观管理和生态社会处于初步可持续发展状态。论文的第四部分(即第6章)是对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的优化对策的研究。针对量化评价结论,结合科技与社会、生态哲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山西省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要要求,提出推进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定位和基本原则。根据提出的合理化目标和原则,结合笔者实地调研的成果,提出了7条优化建议,其中前5条分别对应的是第5章第一节所作的现状分析,后2条则是从宏观上提升五台山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结束语部分对五台山佛教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五台山佛教生态伦理观与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问题作了总结性思考,全面概括和总结了五台山文化景观所内蕴的生态哲学观,多角度论述了世界生态文化景观遗产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理论上的高度的合理性和在实践领域的广泛的适用性,以及优化策略的可行性和预期成效,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