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青海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

论文摘要

近年来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呈高发态势,国内外对这方面的调查研究也大量涌现,从国内已有的对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文章来看,主要以中东部较发达地区结合当地教育教学情况进行研究。青海民族地区地处青藏高原,经济文化落后且自然环境恶劣,中小学教师待遇相较国内其他地区教师普遍偏低,尽管得到国家教育政策的扶助,但现实情况仍不容乐观,在这种不利条件下教师群体较易产生职业倦怠。因此对青海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国内外已有相关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以实证研究为主体,运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青海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进而为预防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提供对策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青海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程度非常严重,情感衰竭程度较高。男女教师在职业倦怠上无明显差异,不存在显著的学历差异和婚姻差异。而在学校层次、班主任、教龄和地区均存在显著差异。初中教师在情感衰竭上高于高中教师,小学教师在去个性化上高于高中教师;班主任在情感倦怠上比非班主任更严重,在去个性化上比非班主任表现强烈;16到20年教龄教师在情感耗竭和去个性化均高于6到10年教龄教师,成就感上1到5年教龄教师成就感高于6到10年教龄教师;西宁辖县的教师在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高于海南州教师。在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上,职业本身压力、社会压力和专业成长压力排名三甲,成为教师职业倦怠的三大影响因素。通过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归因分析,本文有针对性的从社会、学校和个人三个方面提出了预防和缓解青海民族地区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和建议,第一,加大民族地区教育的扶持力度,提高教师工资待遇;给教师提供多种形式的培训进修机会,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形成合理的社会期望。第二,创设良好的学校环境,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建立恰当的评价体系,给予教师更多话语权;关爱教师,搭建心理疏导的平台。第三,正确认识职业倦怠;坚持正确的教育信念和职业理想;学会平衡自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