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清末民初基督教中学的自然科学课程建设研究

论文摘要

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之后,西方列强凭借其强大的武力打开中国大门,基督教传教士随其后蜂拥而至中国。他们凭借不平等条约的保护,在中国境内建立教堂并附设医院、学校,意图使中国社会逐渐基督教化。19世纪70年代之前,基督教学校主要是以小学为主,其课程浅显单薄,不足以吸引当时的中国民众。然而,在经历了长期的布道挫折之后,基督教传教士才清楚地认识到儒家学说在国民心目中的地位根深蒂固,无法撼动。直至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在抵御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屡战屡败,仁人志士们总结失败的惨痛教训,认为当时社会急切需要学习科学技术知识以自强。于是,基督教传教士利用这一社会需求,将西方学校的自然科学课程引进到中国境内的基督教中学,并且开设了具体的科目,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学、动植物学和气象学等。企图借科学之名逐渐俘获中国民众的心灵,从而达到传播基督教福音的目的。论文主要研究清末民初这一时期基督教中学自然科学课程建设问题。分别介绍了基督教中学有关自然科学课程的具体门类、开设缘由、每一科目的教材使用及其编写情况,以及自然科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等,以期最终能够对清末民初基督教中学的自然科学课程建设进行客观的评价。论文总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绪论。从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这两个方面对选题缘由予以阐述,并呈现了目前国内与国外的研究现状,也介绍了论文主要的研究方法,同时还对文章中的四个相关概念予以界定。第二章,对清末民初基督教中学的总体课程进行了概述,包括从清末和民初这两个时期对基督教中学发展历史进行了概述,以及从各自为政到规范一致这两个阶段对基督教中学的课程设置做了总结。第三章,着重对清末民初基督教中学的自然科学课程建设进行了介绍,包括自然科学课程的开设缘由,以物理为核心的自然科学课程的具体科目、教材的使用情况与编译机构以及自然科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等。第四章,对清末民初基督教中学自然科学课程建设的评价。基于以上介绍,本章对清末民初基督教中学自然科学课程建设的评价为:基督教中学自然科学课程的开设,冲击了中国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教育;基督教中学自然科学课程的引进,催化了中国近代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基督教中学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适应了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基督教中学自然科学课程的开设,具有自身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