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差异性研究——基于中美两国消费数据的实证分析

论文摘要

在中国经济转型持续深入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其中不可忽视的就是经济周期造成的福利损失。国家“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也明确指出要把“富民”作为这一个五年发展计划的主题。为了“富民”和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这一问题。而且,有关经济周期福利成本的研究一直是当代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专题,而本文在坚持Lucas基准模型的同时,在寻找实证数据方面,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也就是从居民收入分层和消费结构相结合的角度深化了经济周期福利成本,这一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共五部分,第一章指出了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研究方法、写作思路、以及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对国内外有关经济周期福利成本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并从模型数据生成形态和风险规避系数假设,模型效应方程和模型实证结果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综述。第三章对经济周期福利成本理论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并以此为基础,论述了论文采用的Lucas基准模型。第四章首先叙述了论文选取的有关数据及对其进行的相关处理,并对其进行了平稳性检验,得出其是平稳的结论。接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美经济周期福利成本进行了详细的对比研究:1、采用1992-2009年的中国人均消费支出数据(以往研究大多采用的是人均居民消费水平数据)和美国1950-2009年的美国人均消费支持数据,对其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出在相对风险规避系数相同的情况下,中国居民消费福利成本是美国居民的40倍的结果。在此基础上,从居民收入波动、消费信贷结构和金融创新度、政府消费对私人消费的影响、市场经济体制成熟度四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解释。2、采用1995-2009年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数据,估算了中国城乡居民各种商品消费所承担的经济周期福利成本,得出基于人均总消费的农村经济周期成本是城镇居民1.6倍,并且在医疗卫生、交通通讯和娱乐教育文化方面城镇居民经济周期成本分别是农村居民的3.16、8.12和1.66倍,对于其他消费种类所承担的经济周期福利成本,农村居民大于城镇居民的结论。说明中国经济周期福利成本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异性。在此基础上,从收入水平、城乡教育差异性、流动性约束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解释。3、利用1995-2009年中国城镇居民七等分真实总消费支出数据和1984-2009年美国居民五等分真实总消费支出数据,对二者的经济周期福利成本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出中美两国居民随着其收入层级的提高,其经济周期福利成本基本都呈现出递减趋势,并通过收入水平和税收效应对其进行了初步解释。4、从收入分层和消费结构相结合的角度,分别利用1995-2009年中国城镇居民七等分真实消费结构数据和1999-2009年美国居民五等分真实消费结构数据,对两者经济周期福利成本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出中美两国居民经济周期福利成本存在着收入差异性和消费结构差异性。具体来说:中国城镇居民和美国居民随着收入阶层的提升,其以食品和衣服为代表的日用品和以居住为代表的耐用品,甚至可以整体说商品消费所承担的经济周期福利成本是呈现出递减趋势的。然而以医疗保健为代表的服务型消费所承担的经济周期福利成本随着中国城镇居民和美国居民收入阶层的提高,是呈现出递增趋势的。且中国城镇居民最高的三个收入阶层居民和美国居民总共五个收入阶层居民,其承担的经济周期福利成本最大的是医疗消费方面,这就提示我们应该注重以医疗保健为代表的服务性消费的调控。并在此基础上,从消费偏好和消费结构变迁角度对造成这种经济周期福利损失进行了初步解释。第五章,对实证结果进行了总结,并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国家应当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努力稳定物价水平;大力推广消费信贷制度,转变消费意识;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建设,补偿体制改革给居民带来的制度性风险支出;引导科学消费,变迁消费结构;重视财政政策平滑消费波动的作用;深化市场经济改革六个方面采取措施平抑居民消费波动,降低居民经济周期福利成本。总的来说,论文利用Lucas基准模型采用中美两国居民消费数据,对两国经济周期福利成本进行了对比研究。论文可能的主要创新表现在:1、论文采用中美两国数据,进行了跨国对比研究。2、从收入分层和消费结构以及二者相结合的角度,对中美两国经济周期福利成本进行了比较。3、论文发现中美两国经济周期福利成本存在着收入差异性和消费结构差异性,另外,中国还存在着城乡差异性。4、就中美经济周期福利成本存在各种差异性的原因而言,本文创新地从市场经济体制成熟度、居民消费信贷结构和金融创新程度、政府消费对私人消费的影响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解释。另外,在降低经济周期福利成本政策方面,提出了完善和深化市场经济体制和变迁居民消费结构等新的想法。这些定量分析结果为我国采取稳定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经济学意义上的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