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中国对外贸易的“母市场效应”——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

论文摘要

新贸易理论认为,规模经济和对差异化产品的追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此基础上,Krugman (1980)首次提出了“母市场效应”,其核心思想是在规模报酬递增和存在贸易成本的情况下,一个对某种产品有超常需求的国家,会引起国内大规模生产和较高生产率,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而扩大出口。在国外的文献中,母市场效应的理论模型、实证检验都已经被广泛的研究。Krugman (1980)通过构造一个单一生产要素、两国、两部门模型,证明了当存在运输成本时,垄断竞争部门存在母市场效应。之后针对Krugman (1980)假设过严的问题,不少经济学者在理论上对母市场效应存在的条件,强弱依赖的参数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拓展了母市场效应的理论模型。同时,大量的实证研究文献也陆续出现,证明了国家之间、区域之间部分行业里“母市场效应”的存在。而在中国,母市场效应的研究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目前仍然缺乏这一领域的相关文献资料。然而,检验母市场效应的存在对于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某行业存在母市场效应,扩大内需将成为实现该行业出口优势的重要手段。这就意味着中国未来的贸易政策取向将发生相应的改变,从仅仅关注外部市场转移到更多的关注内部市场的开发和培育,使母市场效应成为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发展一个新的优势来源。本文从Feenstra (2001)的引力模型出发,按照Rauch (1999)的分类标准将《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第二次修订本中的4位数行业分为同质产品和差异产品,分别对同质产品的5个行业和差异产品的10个行业、2005-2008年间中国出口额排名前十位的国家和地区(包括欧盟、美国、日本、东盟、香港、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度)的出口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检验这些行业是否存在母市场效应。检验结果为:仅有人造纤维行业(同质产品)和家具行业(差异产品)存在母市场效应。这与Feestra (2001)的结论有明显区别,究其原因,作者认为:1、考察的行业对象不同,本文考察的是四位数的具体行业,而Feenstra(2001)研究的同质产品、差异产品两大类,是具体行业的集合;2、样本国家不同,本文针对的是中国贸易情况,Feenstra (2001)包括OECD国家之间及OPEC与非OPEC国家之间的贸易,国家之间的行业具体发展水平有所差异;3、被解释变量不同,由于研究目的不同,本文仅考虑了中国对其他国家的单边出口数据,而Feenstra (2001)使用了双边贸易流量;4、解释变量不同,本文引入人均GDP之差衡量消费偏好之间的差异,弱化了部分行业的母市场效应。针对实证研究的结果以及中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文章最后给出了三点政策建议:首先,引导和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打造具有核心技术、自主品牌的差异化产品。其次,重视母市场效应的现实意义,即重视扩大内需对出口的推动作用。第三,以增强国际竞争力、占领国际市场为基点,实行战略性贸易政策,扶植本国具有母市场效应的产业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