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财政努力与转移支付——基于中国县级财政数据的经验分析

论文摘要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由于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原因导致的财力差异显著,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对平抑这种差异通常起着重要作用。国内外学者在研究地区间财力差异问题时,一般都侧重于分析财力差异与包括转移支付制度在内的财税体制的关系。这种研究为如何直接治理过大的差异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但是地方财政努力状况,转移支付对财政努力度是否存在负效应,这些问题的研究对正确认识地区间财力差异的形成原因及其治理,以及财税体制和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一方面现有的研究不多,实证分析也只是建立在省级数据基础上。而县级财政是国家财政的基础,我国近四分之一的财政收入和三分之一的财政支出要通过县级财政来实现。所以研究县级财力和县(区)级财政努力及其与转移支付的相关关系很有必要。本文试图应用1997-2003年全国县级财政数据对县级地方政府的财政努力度做大致的估计和分析。同时借鉴乔宝云、范剑勇、王进建立的转移支付与财政努力理论模型,利用估计出来的财政努力度与转移支付进行实证分析,试图探索财政努力与转移支付的相关关系,以及税收返还对财政努力度的影响。从而验证转移支付对财政努力是否存在逆向激励的问题。为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和公式化改革提供实证参考。本文发现,总体来看,我国的财政努力度较低,且农村财政努力度整体上高于城市同期的财政努力度。东部地区的财政努力度差异较大,其次是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相对较平衡。各地财政努力度不平衡,是造成县级财政能力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总量转移支付为主要内容的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对刺激地方财政努力总体上来说并不成功,它抑制了地方财政的努力程度。税收返还对财政努力存在正的激励效应。因此,均等化各地区的财政努力度是均等化地区财政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主要是提高财政努力度较低地区的征税积极性。适当的提高税收返还比例不失是一种方法,同时应该完善税收征管体制,提高征税效率。进一步完善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制度,在制度设计时考虑地区财政努力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