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试论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分类的完善

论文摘要

2001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2年起,正式在我国各类银行中全面推广贷款质量五级分类法。这是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制度上的重大改革,也是维护金融安全的重大举措,是我国加入WTO以后银行业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重要环节。贷款风险分类是世界通行的贷款质量评价方法。贷款五级分类法是评估银行贷款质量,采用以风险为基础的分类方法,按照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的过程。我国自1998年就开始在商业银行试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法,通过几年的实践,一方面其在控制和化解银行信贷风险、提高信贷管理水平方面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其在实践中依然存在较大的问题。风险认定的高弹性、贷款风险分类管理水平的低下和外部环境等等的不完善,都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贷款风险分类的作用,使其难以客观、真实、公允地评价商业银行的实际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管理现状。随着中国加入WTO,随着外资银行逐渐进入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要在这场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足脚跟,就必须尽快完善贷款风险分类、提高信贷风险的管理水平。因此,结合我国实际、对贷款风险分类的完善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为贷款风险分类概论,简要地对贷款风险分类进行了理论上的阐述。第二章是贷款风险分类在我国实施的现状。通过相关的案例,主要从贷款风险分类划分标准、贷款风险分类管理和外部实施环境这三个方面揭示了贷款风险分类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是对贷款风险分类的量化思考。这主要是针对我国现行贷款风险分类的定性判断比例过大、划分标准难以掌握这一突出矛盾,提出了用“决策树分析法”来量化贷款风险分类的大致思路。虽然它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有待于时间的检验,但笔者以为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因主观因素等原因造成的影响,解决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分类中存在的不标准、不规范的问题。第四章是深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化贷款风险分类的配套改革。贷款风险分类的诸多问题不是仅仅依靠技术上的完善就可以解决的,特别是在我们这个处于转型阶段的国家,制度往往要胜于技术,贷款风险分类的有效实施需要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本节主要从提高贷款风险分类管理水平和完善内外部环境两方面进行了论述。 本篇文章的分析重点是第二章和第三章。文章在第二章揭示贷款风险分类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时,用了大量的笔墨对贷款风险分类标准定性比例大、难以准确把握进行了重点分析,突显了问题的重要性。针对这个问题,笔者专门在第三章对贷款风险分类提出了一些“量化”的思路,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定性分析带来的不利影响,而这也正是本篇文章试图创新的方向。在“量化”分析中,笔者借鉴了“决策树分析法”,通过对贷款风险因素进行层层分解(直到不能分解),将其化解为众多易于量化和掌握的子因素,然后根据各分解因素的权重和分值,综合最后得分得出贷款分类的初步结果。但由于受笔者学识及相关资料的限制,在对贷款风险分类进行量化分析上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因此笔者在分析上只是提出了一个大致的思路,并没有具体的量化模型,但仍然希望可以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关键词:贷款风险分类量化思路贷款风险分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