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我国劳动者报酬份额变动趋势的研究

论文摘要

合理的劳动者报酬份额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劳动者报酬份额发生了不利于劳动者的变动。劳动者报酬份额持续较低,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导致社会再生产难以顺利进行、总供给和总需求失衡、经济发展方式难以转变、社会不稳定,甚至还导致人们对我国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产生质疑,等等。在此背景下,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十二五”规划建议又提出“逐步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者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劳动者报酬份额日益成为政府、学者和民众都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国内外学者对劳动者报酬份额的研究和一些经典理论,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劳动者报酬份额的变动进行了较深入研究,对美国、英国、日本和韩国的长期变动趋势和原因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对我国劳动者报酬份额水平做出判断。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对影响我国劳动者报酬份额变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政府视角提出了保持合理劳动者报酬份额的对策建议。论文结构如下:第一章,导言。本章为论文的总体概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与意义,详细归纳了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力求把握国内外学者目前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跟踪的方向,明确了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结论和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章梳理了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及凯恩斯经济学对劳动者报酬份额的研究,并对劳动者和劳动者报酬份额等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确立自己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我国劳动者报酬份额变动趋势。本章介绍了计量劳动者报酬份额的数据来源、计量所涉及的方法、本研究所采取的计量方法,从收入法GDP中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和营业盈余,收入法GDP中第一、二和三产中劳动者报酬构成等,多角度对我国1978-2007年劳动者报酬份额数据变动趋势进行了描述,尤其是利用国际上的通用方法对我国劳动者报酬份额进行了调整,将其调整为雇员报酬份额,为同国外比较奠定了基础,最后还对我国劳动者报酬份额变动趋势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第四章,劳动者报酬份额比较分析。本章从多角度描述了美国1929—2010年雇员报酬份额变动情况,并对英国、日本和韩国雇员报酬份额运行趋势和原因进行了分析,比较后认为,我国劳动者报酬份额处于低水平稳定状态,尽管同日本和韩国差距较小,但同美国和英国相比差距甚大。第五章,我国劳动者报酬份额较低的根源。市场经济发展初期资本稀缺,民营经济大发展对资本过度追求,产业结构变迁中的二产过高,劳动力无限供给以及劳资双方力量失衡导致的劳动者地位弱化,等等,都对劳动者报酬份额较低具有重要影响。第六章,合理调整我国劳动者报酬份额的对策。本章首先对几个发达国家调整劳动者报酬份额的政府职能进行了梳理,从推动政府有效转型,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产业结构高度化,形成规范的劳资双方行为主体促进劳资双方力量均衡等方面提出了对策。第七章,我国劳动者报酬份额变动趋势的预测及结语。本章从劳动力供需出现有利于劳动者的趋向,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意识的提高,政府具有保持合理劳动者报酬份额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等,推断劳动者报酬份额在“十二五”及其以后时期会逐渐提升。最后,对论文的研究结论和不足进行了总结。论文创新点:研究选题:尽管中央先后提出“两提高”和“两同步”,但总体成效并不明显,特别在提高劳动者报酬份额方面仍存在认识不一致、阻力较大等问题。该研究基于政府职能发挥视角提出政策建议,对保持合理的劳动者报酬份额有一定的意义。研究方法:借鉴Solow(1958)提出的劳动份额产业结构分析方法,分析我国各产业劳动者报酬份额对总劳动者报酬份额的影响;借鉴国际上对雇员报酬份额或劳动者报酬份额的调整方法,对我国的劳动者报酬份额进行了调整,并对美国、英国、日本和韩国的劳动者报酬份额从多角度进行了纵向研究,为定位我国雇员报酬份额奠定了基础。研究结论:一是认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雇员报酬份额增加和劳动者报酬份额低水平稳定并行不悖。二是认为我国劳动者报酬份额长期的低水平相对稳定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三是认为劳动者报酬份额高低应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四是认为政府职能定位准确是劳动者报酬份额保持合理的关键。我国作为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国家,劳动者报酬份额的不合理同政府介入过多有一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