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跨越式发展视角下的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研究

论文摘要

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有助于安徽填补投资缺口、做大产业规模、加快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对于安徽经济发展总体上是十分有益的,但指望由此对安徽的跨越式发展起到一蹴而就的作用是不现实的。转移产业大多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加工制造环节和产业生命周期的成熟期阶段,盲目而不加选择地大规模地承接不仅会加大承接地资源环境承载压力,进而形成挤出效应,抑制承接地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会在未来因其步入衰退阶段,而给承接地带来产业系统性退出的巨大风险。因此,有必要结合长三角产业升级与转移的背景和安徽当前经济发展的现实,对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各种利弊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系统和科学的承接策略。根据这一目的,本研究基于安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视角,运用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及思想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系统地分析了长三角产业转移与(安徽)承接的发生机制、比较优势、绩效与风险,进而,根据对安徽内部地区间差异、发展潜力和发展定位的考察,和对安徽跨越式发展性质、任务和实现途径的探讨,提出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过程中的承接产业选择、承接方式选择、空间布局选择等决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七个部分:第一章节主要介绍当前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现实背景,并就此提出本研究的主题。进而,回顾与评述现有的相关的研究成果,说明本研究的逻辑框架、技术路线和章节安排,以及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第二章节系统回顾本研究所涉及的、与区域分工合作以及地区间产业转移相关的理论基础,详细介绍区域分工理论、工业区位理论和产业转移理论的提出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存在的局限。第三章节主要讨论长三角区域分工协作关系的演进历程和现状,分析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态势、主要困境以及与产业转移的关系;第四章主要介绍安徽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渊源以及参与长三角区域分工的历史进程,讨论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梯度转移的基本条件,分析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梯度转移的比较优势。第五章主要介绍安徽经济发展现状、与周边省份的差距以及相对滞后的主要原因,分析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对安徽经济发展的影响,并考察了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经济绩效。第六章主要分析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利弊,讨论产业转移类型和承接方式与承接地区内部差异之间的关系,探讨安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性质和途径,说明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在安徽跨越式发展中的作用,进而在综合评价安徽各地经济发展潜力的基础上,系统阐述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策略。第七章对本研究的主要结论进行归纳与总结,并说明这一研究的理论与政策含义,以及当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局限,进而对未来的进一步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长期高速发展和经济融合为长三角地区积聚了巨大的经济实力,促成其区域内部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和多层次分工协作关系的形成,但其资源供给紧张、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趋同、工业成本上升、竞争压力加剧等困局也开始凸显。实现内部产业升级的同时,加快向外产业转移,是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和分工协作关系演进的必然结果。(2)安徽与长三角地区的“中心—外围”关系显著,产业结构关系互补性较强,众多产业之间存在显著的梯度差异。而且,相对于其它周边省份而言,安徽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上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完整的工业体系、有效的产业支撑体系,综合优势十分显著。(3)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态势良好,大规模产业转移已经开始,投资规模不断扩大,长三角产业转移也带动了国际资本向安徽转移的步伐。实证研究也表明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与安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个均衡稳定的协整关系,对安徽GDP增长有巨大的拉动作用,但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目前对安徽的技术进步效应不明显。(4)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应当分为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地区应当有不同的承接目的、承接方式和产业选择,尤其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应该建设成安徽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脊梁、以及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此外,要处理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与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间的关系,使安徽的两个战略支撑点相互补充、互为犄角,协力推动安徽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