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产业集群论

论文摘要

产业集群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如美国的硅谷和128号公路附近的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产业集群、意大利北部的皮革与服装产业集群、中国台湾的计算机产业集群等。实践证明,产业集群已成为当今国际竞争优势产业的一个共同特征,是提高产业竞争力、形成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按照美国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教授的观点,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相互关联的企业及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的现象。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以往规划者更多地考虑的是自然资源、优惠政策、区位因素等,而产业集群化战略提供了一种全新视角。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的产业集聚原理对于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得到了国际上学界、商界和政界的空前重视。 论文综述国内外有关文献,发现许多经济学家、经济地理学家等在研究产业集群时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理论贡献,单纯运用某种理论尚无法为国家经济整体与局部的协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事实上,产业集群是由多种类型的状态组成的,即便在相同类型的产业集群中,按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新兴市场和既有市场又可以作出不同的划分,同一产业集群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具有不同的特性,依托不同载体形成的产业集群其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为了分类解释已经存在的产业集群现象,促进产业集聚效应的发挥,必须藉助于系统化的产业集群理论及其分析方法。 论文立足于国内外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从集群的不同类型、集群产生的内在机理、集群的动态发展过程、集群形成与发展的依托载体和外在市场环境以及集群的发展创新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力图构建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藉以指导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创新和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 论文首先从产业集群的概念、特征、层次与结构入手阐释了产业集群的内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涵,根据马克思关于产业集群的思想精髓(劳动分工与协作利益的论述、社会化大生产的理论和城市生产力布局的理论),对古典、新兴古典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古典及现代经济地理学的产业集群理论,产业综合体理论,新产业区理论,竞争战略中的集群理论以及国内有关集群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对产业集群理论的渊源、体系发展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指出了各理论的局限性,提出了针对产业集群的类型、形成机理、发展阶段、发展载体、市场平台与环境、发展创新六个方面开展系统研究的理论框架设计。 论文从资源配置方式的角度对产业集群的类型进行了划分,指出现有产业集群的五种基本状态:马歇尔式产业集群、轮轴式产业集群、卫星平台式产业集群、国家力量依赖型产业集群、混合型产业集群。为进一步分类研究产业集群问题提供了基础。 论文初步建立了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的分析框架。从产业集群的形成原因、形成条件、形成方式入手,重点分析了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企业、政府、大学和科研机构、中介机构以及投融资机构各行为主体的功能和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指出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是在诱因和条件都具备之后,多个行为主体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而在不同的形成方式下各自功能的发挥强度会有所不同。在自发出现的集群和集群雏形中,企业与相关机构作用明显,而政府只是在识别之后才会加以引导和规划;但是在以“自上而下”方式形成的集群中,政府作用的发挥对其他主体作用的发挥是一种重要的引导。 世界上没有天然产生的产业集群,也没有永远兴盛的产业集群。受到核心产业兴衰、区域环境、市场竞争、政策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产业集群存在着一个发展演变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形成、集聚、繁荣和深化四个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产业集群面临的问题和主要影响因素存在很大的差别,产业集聚效益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论文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的角度研究了产业集群的发展演变过程,针对四个不同发展阶段深入研究了产业集聚效益及其强化机制在集群运行过程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给出了产业集群不同发展阶段的政策构建。指出产业集群长期竞争优势的基础在于根植于集群网络的整体创新能力,仅仅依赖集聚经济成本优势的集群将难以摆脱衰退的宿命,要实现产业集群发展的可持续性,关键在于有效发挥集群的网络组织结构的协同创新效应,提升集群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和集体学习能力。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产业集群的发展状态,总会以一定的载体形式表现出来,产业集群的产业特性、集群规模、发展阶段等的不同也导致产业集群往往以不同的载体形式出现,比较典型的载体形式有:城市圈、小城镇、工业园区、龙头企业网络。论文用理论研究结合实证分析的方法对产业集群的不同载体依托形式进行了剖析,分析比较了不同载体与产业集群的关联机理,对不同层级地方政府结合自身区域特点引导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 所有集群的形成都与外部环境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外部环境可以分为两种:不可控环境因素和可控环境因素。不可控环境因素通常是自然形成或需要长期形成,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