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从政府的成本收益角度看国企改革的趋势

论文摘要

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22年来对国企改革问题研究的文献很多,但对国企改革过程作系统的历史的分析尚不多见,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尚未触及或未深入探讨,如(1)国有企业改革是如何发生的,政府为什么选在70年代末开始改革国有企业?(2)政府推动国企改革的基本动力是什么?(3)影响22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和趋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等等。在改革己经全面深入推进20多年但仍困难和问题重重的今天,仅仅对改革进程作一般描述是远远不够的。 要系统地回答这些问题应有新思路。 我们知道,在国企改革过程中,政府作为国有企业所有者代言人有其独特的地位:它既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倡导者、参与者,又是国有企业改革规则的制定者。政府之所以倡导、参与国企改革并制定改革的规则,应该是与其在国有企业的利益(成本与收益)有关。这就决定了我们要回答前面的问题时,必须清楚地看到政府在国有企业的成本收益所在。 政府举办国有企业的成本主要包括委托代理成本、财政投入成本和金融投入成本,总成本的投入是巨大的,在改革的特定时段里基本上是呈上升趋势的。与政府投入国企的成本相对应的是政府从国企得到的收益,主要是国有企业对政府财政收入的贡献和对GDP的贡献两项.这两项收益自改革以来基本上呈下降趋势,而且考虑到巨额的国有资产后显得更低。经过成本收益比较,我们不容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即在改革的特定时段里,政府投入国企的成本越来越大而从中得到的收益(收益率)却相对越来越小。 文章正是从政府举办国有企业的成本收益角度出发,分析论证了前面几个问题。最后得出的成本收益与国企改革的关系是:成本收益的对比(比率)推动着国企改革的发生、发展,随着政府投入国有企业的成本不断增加而从中得到的收益(收益率)越来越少,直到从中得到的收益占政府全部收益的比重较小、改革国企的机会成本越来越小时,政府便加大改革国企的力度、深度和广度,加速国有企业制度的变迁,从而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