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职工持股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论文摘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与之相适应的国营企业改革,也已进行了20多年。在这一过程中,股份制经济在中国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经济界、经济理论界的同志和国有企业的广大职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改革探索和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职工持股就是其中的一例。在实践上,国内不少企业已经进行了职工持股制度的探索,并且在许多企业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从总体上来看,职工持股在我国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许多尚待完善的地方。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出发,将职工持股与马克思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理论联系起来进行分析,以期对当前职工持股在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有所裨益。 按照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生产力在促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变化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当前社会中,生产力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取得了巨大发展,这使得生产方式的技术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生产过程越来越依赖于劳动者的个人素质和他们的劳动积极性,这就提高了劳动者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为企业职工持股打下技术基础。 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所带来的工人经济地位的提高,使企业中的阶级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与之相适应,企业生产中劳动隶属于资本的具体形式也发生了相应的调整。反映在企业的组织形式上,就是许多企业纷纷采用企业职工持股的形式,以便至少在形式上使企业的劳动者参与到企业的运作中来。 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实行的职工持股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职工持股,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由于这两种职工持股所处的社会环境有所不同,因此,对于资本主义企业中的职工持股和我国社会主义企业中的职工持股应当分别看待。但是,西方国家的职工持股对于我国的职工持股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我们在借鉴资本主义企业中的职工持股经验时,应当采取批判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职工持股思想与合作制理论、马克思的股份制和“合作工厂”理论、西方“股份制社会主义”理论等有着理论上的继承关系。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对这些理论进行了评述。 论文的最后部分对我国企业职工持股的探索历程、当前我国职工持股探索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我国建立职工持股制度的现实意义进行了探讨,并对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职工持股的健康发展问题,发表了作者的政策主张和建议。